青心直說:「難民資金」走難記 - 胡孟青

青心直說:「難民資金」走難記 - 胡孟青

不是對前景過份悲觀,只是對可見的將來更為審慎。3年前的金融海嘯,仍然記憶猶新,亦令市場依然具備些許警覺性,減低了因為市場一面倒樂觀而出現的市況大調整。
但這並不代表市場健康,毫無問題。如果是健康,為甚麼在大行不斷叫買、公司大股東不斷增持的情況下,股市仍未有一個像樣升勢,甚至是持續反彈?
金融海嘯由形成到爆發,令普通投資者獲得很多寶貴經驗。居安思危,除避免過份槓杆及盲目樂觀之外,最好亦是最有用的經驗,是分析每一個跌浪的形成。提到跌浪形成,很多人想到技術分析。錯!技術分析只是一個小工具,純靠賣弄技術分析,在宏觀形勢變化極大的市場上,往往輸多贏少。一張圖表的形成,是已發生的事實,將已發生的事實套上動聽分析,其實「講咩都得」。

對投資工具投不信任票

綜合多次市場風浪經驗,我們可得知每次跌浪形成的周期,大概可分為四階段。首先,一批堅持信念的「聰明資金」,率先與主流市場意見對着幹;其次,大環境或經濟數據預測,開始多次與主流市場共識出現背馳;三,越來越多資金開始不相信市場,或不信任市場內大部份高回報的投資工具;而最後,或由於「黑天鵝」事件,或因為基本因素正式轉壞,而導致的市場之間不信任,形成嚴重信貸緊張,最後就是金融市場大多會出現一個頗為震撼的調整。
目前,市場之間尚未出現互不信任的情況,但首三個訊號似乎已越見明顯(希望我估錯),特別是由資金不信任市場大部份投資工具引致的避難心態。這批資金,不是最聰明,但是屬於最保守或警覺性最強,部份本地及外國評論形容為「難民資金」。這批正在逃避金融災難的難民,正在想甚麼和做甚麼,明天話你知。

胡孟青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