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時有點像魔幻小說,最終寫的仍是現實人生。
有人說,歷史除了年代與人名是真的之外,其他都是假的;小說除了年代與人名是假的之外,其他都是真的。歷史改變不了人性,而人性則會改變歷史。人類當然應從歷史中不斷吸取教訓,但讀歷史仍須帶着存疑的眼光。改編自芥川龍之介小說的《羅生門》故事告訴我們,不同的人敘述同一件事,縱使自以為誠實,卻也會因人性而使所敘事實大不相同;而《羅生門》的這種描述,表面虛構,實際上卻反映了最真實的人性。
所以我愛看小說,因為那裏有真實的人生。但看小說會帶點冒險,有時看了半天既沒有感動又一無所得,有時看了開頭就無法吸引你看下去;不過有時所得到的啟發頓悟,卻不是讀許多講大道理的書所能得到的。
高慧然平日寫的散文我常看,想不到她寫起小說來也讓人驚艷。《舌舞》看書名,不知寫什麼,看開頭充滿詭異,但能吸引你看下去。故事像揭謎似的層層剝開,終觸到人性中最基本的、幾乎讓所有人都無法擺脫的宿命:對過去一段經歷的放不下,被一種不甘心的意識支配自己的現實以至未來的生活。
小說所寫對我近年的心境,特別有觸動。所以我雖極少為他人的書寫序,但我還是願意為《舌舞》執筆寫幾句。這是值得一讀的小說,細節真實而又有深度。瑕疵是有的,就是結尾的轉折太倉促了些:一個帶恐怖意味的開頭,一個快樂的結束,雖能自圓其說,畢竟人生的放下不是那麼輕易的。不過這也許是我自己太執着的關係。(高慧然小說《舌舞》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