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評級機構穆迪上周一發出一份針對61間內地企業的「紅旗報告」,引發一場小型民企股災,剛於今年6月1日開始監管信貸評級機構的香港證監會同樣面對考驗,事關監管評級機構的《操守準則》主要針對評級報告,「紅旗報告」不屬此類,證監是否「有牙」監管成疑。
紅旗引發民企小股災
證監會上月起監管信貸評級機構,向穆迪、標準普爾、惠譽等5間信貸評級機構及約160名評級分析員發出第10類受規管活動牌照,並制訂《提供信貸評級服務人士的操守準則》。
翻閱《操守準則》,條文主要針對信貸評級報告及評級程序等,評級機構一般是發表評級報告,《操守準則》理應相當適用,惟穆迪的「紅旗報告」卻以評論為主,當中講明「上市公司獲得紅旗,不代表引起即時的信貸評級關注,因為我們的評級已經反映紅旗提出的問題」。
此舉引來市場關注,穆迪發表這類評論報告,是否落入證監的規管範圍?《操守準則》是否有漏洞?證監今次是否變成「無牙老虎」?
「紅旗報告」引發小型民企股災後,證監率先表示關注。據了解,證監在事後即時研究「紅旗報告」及《操守準則》,初步認為「紅旗報告」屬於監管範圍,主因「紅旗報告」就61間穆迪有提供評級的上市公司作出評論,而報告出街後的確引起市場關注及相關股份價格變動;報告亦提到「我們利用紅旗去鑑定潛在需要關注的地方,以作跟進及詳細檢查」,似乎暗示相關股份的信貸評級有機會出現變動。
證監擬對穆迪採行動
據悉,證監主要引用《操守準則》第9條:「信貸評級機構及其代表應採取步驟,避免發出含有對評級對象的一般信用可靠性構成失實陳述,或以其他方式產生誤導的任何信貸評級」,考慮是否向「紅旗報告」採取行動。據悉,證監關注報告內容會否違反《適當人選指引》。查閱證監紀錄,在港製作「紅旗報告」的3位穆迪分析員,兩人領有第10類受規管活動牌照,另一人則沒有牌照紀錄。
報告出街後亦引來多間上市公司反擊,指報告內容與事實不符,例如被指更換核數師的禹洲地產(1628)及佳兆業(1638),其實過去數年分別沿用同一核數師。
記者:高淑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