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每年有逾兩萬宗新症。威爾斯親王醫院研究發現,近四成乳癌病人、三成肺癌病人出現抑鬱或焦慮,部份甚至有輕生念頭。中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教授莫樹錦表示,不少癌症病人對化療感到恐懼、徬徨,容易引起負面情緒,又指有心理壓力病人,死亡率較一般病人高29%,勸勉病人應保持樂觀。
記者:譚靜雯
現年50多歲的鄺小姐,去年8月起持續腹痛,至12月31日那天胯下更突然大量出血,需致電999送院檢查。醫生其後證實她患上第三期子宮頸癌,需接受腫瘤切除手術。今年農曆新年期間,她開始接受化療,但出現副作用,「甩頭髮,又嘔,咁辛苦想唔做啦(化療)」。
部份人有輕生念頭
抗癌過程中,醫生指該症存活率只有四成,鄺小姐憂病情惡化,經常失眠,對身邊事物失去興趣,又暴飲暴食,甚至想過放棄治療,「醫唔醫都冇所謂啦,日日都咁唔開心,個仔又大啦,離開都冇遺憾」。幸好醫生及早察覺她情緒出現問題,轉介臨床心理學家輔導,在家人、社工和心理學家開解下,再輔以行山等運動,其情緒漸漸好轉。
其實本港不少癌症患者有抑鬱和焦慮症狀,威院在06及08年訪問了259名乳癌及191名肺癌病人,了解他們的情緒問題,發現38.2%乳癌及30.9%肺癌病人有抑鬱或焦慮。其中54.9%乳癌病人對療程感恐懼,11.3%及9.6%擔心影響婚姻和性生活。
負責調查的威院臨床心理學家陳凱詩表示,「大部份病人都會閃過自毀念頭,小部份更有輕生念頭」。莫樹錦則指癌症患者的情緒壓力,會增加死亡率,他引用外國研究指,有心理壓力的病人,死亡率比一般患者高29%;若病人有情緒問題,家人及照顧者出現情緒病的機率也較常人高7.9倍。大部份患癌病人除擔憂病情,又擔心經常要往返醫院影響工作及造成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