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小投資:美元、歐元勢競爭性貶值 - 潘國光

大環境小投資:美元、歐元勢競爭性貶值 - 潘國光

金價兌美元、加元、歐元及英鎊均在過去一周創出新高,反映市場需要同時為歐債危機及美債上限爭拗,這兩大風險因素而避險。歐盟遲遲未能就如何重組希債達成共識,導致南歐諸國甚至意大利等亦受到狙擊。有成員國財長明言,最終可能要讓希臘局部違約,才可以達成一個比較有持久性的拯救方案。
判斷是否有觸發CDS違約事件的機構ISDA認為,債務延長不屬違約,故CDS投資者不一定可以向發行人索償,情況就如買了保險卻不獲賠償一樣。既然有機會不獲賠償,那麼手持歐債的投資者若要減低風險,就只好直接沽出債券,因而進一步令近日南歐債息的升勢加劇,對歐元亦構成了一定的壓力。

央行恐被迫買債

一旦希臘違約,希債將不能再被接受為抵押品,整個希臘銀行體系將出現信貸緊縮。歐央行為保其信譽,或不會直接向希臘銀行體系注資,而是會讓希臘央行自行以量化寬鬆來解決。不過,若信貸收縮的情況蔓延至南歐諸國,則歐央行最終被迫進場買債的機會依然是頗高的。
另一方面,市場持續對伯南克上周的演說進行解讀,意圖揣測未來貨幣政策的去向。
筆者認為,美國若不用推出新的刺激措施而經濟會於下半年自動好轉的話,這對資產市場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利好的消息;可是,若美國經濟於期間進一步轉弱,而財政開支又沒有加大的空間,那麼聯儲局在這情況下會選擇做甚麼,讀者或許可自行作出判斷。
美債上限的爭論正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未來一兩周市場氣氛料趨緊張,預料兩黨在未有達到甚麼實質的削赤內容之下,最終還是會勉強把上限提高,令市場短期內或許鬆了一口氣。
不過,再想深一層,若在沒有達成具體削赤措施下仍提高上限,豈不是未來入不敷支的情況將更加嚴重?評級公司若以對待南歐的尺度來衡量美國的財政狀況,未來時間美債評級被下調的理據將只會有增無減。即使評級公司不下調美國的評級,投資者亦會自行作出相應舉動,筆者預期未來幾個月美元及歐元勢將進入競爭性或交替性的貶值狀態,看看兩者誰會跑出成為最弱的主要貨幣。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