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於踏入7月份似乎有點「翻生」迹象之際,市場擔心歐債問題擴散至意大利,以及穆迪又發放或將美國信貸評級調低的消息,市場突然間湧現一連串利淡因素,港股「翻生」的憧憬忽被冲走。全周恒指失掉850點。
雖然筆者亦認為歐債問題須一段較長時間才能解決,但突然將意大利問題高調浮現,加上穆迪對美國評級的言論,難免令人懷疑上述問題的真實性及逼切性,但由於市場信心薄弱,因此,這些消息亦可輕易把大市推低,令投資者考慮是否入市,又或跟勢先行離場。
不過,從上周內銀股的買賣情況來看,散戶入貨相當積極,當中除了是股票市場的常客之外,估計亦有不少非股市常客參與,這可能因為存款息率低,iBond推出的吸引力及反應亦非如預期般熱烈,加上民企股陰影籠罩,這些因素均造就了內銀股於上周再成為散戶的聚焦對象。筆者亦認為內銀股是中長線投資收息之對象之一,但短期上升動力有限,並非博反彈之選。
澳門博彩股趁高獲利
雖然內銀股對恒指走勢影響仍大,但今周除需繼續觀察歐債問題之外,美國企業業績亦是焦點,預期整體大市波幅會收窄,若業績理想,或可趁機反彈,短線可趁反彈至22300點再減磅或套利,恒指21500點的支持力仍面對考驗。現階段入市仍偏向本地零售股、收租、內地消費股為主,可續留意I.T(999)、百麗國際(1880)、國美電器(493),澳門博彩股可趁再升先獲利,低位再入市。
過去數年,筆者每周在本欄中,與《蘋果日報》讀者分享市場經驗,實是一件美事。
然而,市場千變萬化,縱有說不完的經驗,卻沒有用不盡的精力和時間,經過深思,惟有與大家暫說分手。借此機會,祝大家身體健康,投資得心應手,有緣再會。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