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2》成長的考驗和樂趣

蘋影話:《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2》
成長的考驗和樂趣

我不是《哈利波特》小說和電影的粉絲,要我比較小說和電影孰優孰劣,那是強人所難。但過去十多年,我沒有錯過任何一集《哈利波特》,那是我伴着兒子成長的寶貴經驗。成長的意思是,人生有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喜好、視野等等;人是不應停留在某一階段,尤其是思想、感情、識見,應該漸趨成熟。
看過八集《哈利波特》電影之後,我感到作者羅林並沒有伴着粉絲們成長,這是非常可惜的事。尤其是最後的收筆,十九年後,主角們都已結婚生子,還要「一家大細」,在火車站準備「勇闖」魔法世界。這說明小孩沒有真正成長,作者羅林亦然。犬兒剛好去了英國,我未有機會跟他就影片交換意見。但最近他跟我說,大部份金庸的名著都看過了,到後來開始覺得有點悶,有點重複。還好,在我的誘導下,他開始看劉以鬯的短篇。我希望他看完羅林的小說後,起碼會找哈代的《黛絲姑娘》,福斯特的《印度之路》來看看。他剛去了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打電話回來說:「個教堂好高好高,好大好大!」是的,很多偉大的事物,你未看過,不等於它不存在。
撰文:黃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