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紀錄一世都抹不掉

精神病紀錄一世都抹不掉

【本報訊】扮儍以精神病博特快上樓,隨時得不償失。有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生指,扮病時一旦「講大咗」,令門診醫生誤以為有自殺或暴力傾向,為安全起見,醫生會安排病人入院觀察,即使入院後被識別是扮病,一般只會安排「假病人」出院,不會踢爆,但精神病紀錄會一世留在醫管局系統中。
該醫生指部份情緒病或精神病患者若有一個安穩的居所,或有助紓緩病情,故醫生可聯同社工作出特快恩恤安置公屋的推薦,但推薦前,醫生會先與患者的家人見面,了解上樓的幫助有多大,社工甚至會不止一次家訪,再開會決定是否推薦,並非病人提出就獲開綠燈。

「真病人好容易分到」

他表示,若扮儍者是單獨到門診求醫,將想自殺或傷害他人的病徵講得太嚴重,又沒有其他親人核實,為安全計會安排入院觀察,「好難24小時喺醫院都扮病人,一時話想死,一時又睇電視好開心,其實好易發現」。
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舉例,有人藉口見到飛碟及外星人扮精神病,以逃避入獄,但醫生只需不斷追問幻覺的內容,扮病者很容易就招架不住,「扮精神病好多時會好有條理小心翼翼咁答,真病人係講緊自己嘅幻覺,思路未必好清晰,好容易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