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大亨梅鐸(RupertMurdoch)在英國朝野強大壓力下,前日(周三)終放棄全面收購天空電視台BSkyB,各政黨都視這天為「擊敗梅鐸日」(VictoryoverMurdochDay,簡稱VMDay),象徵梅鐸作為英國政壇造王者逾30年的風光歲月結束。
自梅鐸於1981年收購《泰晤士報》、支持當時首相戴卓爾夫人削弱工會權力,他在英國政壇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只要他旗下報章在大選前開腔支持誰,誰就會勝出。但這次保守黨、自由民主黨和工黨罕有聯合起來向梅鐸說「不」,成功迫使他就範,反映英國政治生態進入新年代。
「國會找回她的腰板」
西敏大學傳理學教授巴尼特說:「這代表英國國會找回了她的『腰板』。各屆政府懾於勢力強大的傳媒機構30年後,國會終明白要硬起來。」利物浦大學政治學教授湯奇認同說:「現在進入了新時代,政治領袖從此會避免跟傳媒大亨緊密接觸。」
對梅鐸來說,這兩周事態發展令他感到意外,相信連他也覺得不知所措,一度考慮把英國子公司新聞國際賣盤。
消息人士透露,梅鐸在放棄收購BSkyB,已不用急於出售英國餘下三份報章,當下是如何處理竊聽風暴引發的政治和法律問題,但維珍老闆布蘭信(RichardBranson)指新聞集團在英國焦頭爛額,其品牌已大受損害。
梅鐸答允下周國會作供
國會昨日正式傳召梅鐸和兒子傑智(James)下周二到國會作供,但兩人最初拒絕,最後答允如期到國會作供,而新聞國際行政總裁布魯克斯(RebekahBrooks)也答允一起作供。
這場「國會與梅鐸之爭」的最大得益者,是在野工黨黨魁文立彬(EdMiliband),是他首先要求布魯克斯辭職、要卡梅倫設立調查委員會及在國會提出動議要求梅鐸放棄收購BSkyB,是首個主導國會議程的在野黨黨魁。相反,卡梅倫被牽着鼻子走,49%受訪者指他處理事件不力。
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