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管電視劇的高官早前發話:「我在這裏明確告訴大家,短期內四大名著不能再拍了。」請留意,是「明確」地告訴大家,不是建議「不宜」再拍,而是「不能」。
廣電總局出面指示的理由,卻原來不止為了保育「四大名著」,還因為照顧民意,順應民意。據說過去兩年四大名著被不斷翻拍,整體來說都落得個有辱無榮。
這原是意料中事,去碰經典,還犯上一般翻拍人不甘就範的毛病,有了平反癮,自然沒有好收場。
例如去年的《三國》,輿論認為把曹操拍得太神,把諸葛亮拍得太神,不忠於原著,歪曲了歷史云云。這就奇了,人家拍的是三國,沒說過是重拍《三國演義》,歪曲正史的恐怕是羅貫中吧。輿論又認為,○九年的新版《紅樓夢》很多角色造型「雷人」,還不及八七年的經典版本,只是輿論沒想過,賈寶玉在原著中初登場的時候,年齡頂多十三四歲左右,過去那些經典紅樓電視版,演賈寶玉的有哪個堪稱少年的,○九年版冒着輿論的成見,真找個十幾歲半童星來演,才叫忠於原著,雷人的是過去經典的寶玉才對。
輿論居然有這等威力,讓國家出面計較起寶玉像不像寶玉,同樣是指指點點,王光亞指出未來特首要像個特首的條件,也包括了群眾支持度,看來,無論是大前途還是小娛樂,輿論還是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