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猩紅熱疫情或會持續至9月,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正破解猩紅熱肆虐之謎。該系發現引致猩紅熱的甲型鏈球菌新加入一個毒性基因ssa,該毒性基因是以往的甲型鏈球菌沒有。該系系主任袁國勇表示,可能因而增加惡菌的毒性,令病人情況較嚴重。
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表示,甲型鏈球菌本身有其他毒性基因(toxingene),該系除發現引致今年猩紅熱肆虐的甲型鏈球菌變種外,亦發現惡菌中加入一個新的毒性基因,名為ssa,可能因而令惡菌毒性加強,令部份病人病情較嚴重。但該毒性基因及惡菌變種如何令猩紅熱肆虐,仍要進一步研究。與甲型鏈球菌洗牌變種的,是一種常見於口腔、黏膜及生殖器官的細菌。
他指,08至10年本港的甲型鏈球菌已變種,當時的細菌亦已有毒性基因ssa;可能細菌變種後仍要一段時間才釋放毒性,或要基因部份轉變才令猩紅熱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