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拗直同志」涉歧視海外二萬人發電郵聲討

社署「拗直同志」涉歧視
海外二萬人發電郵聲討

【記者梁御和報道】同性戀被世界衞生組織界定非疾病,將同志「攣拗直」治療一直在國際引起爭議。社署上月邀請出名為同志「攣拗直」的精神科醫生康貴華為社工辦講座,引起香港同志界不滿。事件餘波未了,外國關注團體不值港府所為,發起網上一人一信行動聲討社署,已有2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支持,事件令香港國際之都成為笑柄。
社署於上月17日舉辦一個以社工為對象的「被相同性別吸引的青少年輔導講座」,講者為以「拗直同志」聞名的基督教背景組織「新造的人協會」會長康貴華,康為精神科醫生及明光社董事,明光社因一直高調反對同性戀與同志界勢成水火,社署高調聘請他教導社工如何輔導同性戀,惹起同志界譁然,怒斥政府將同性戀標籤為疾病,做法歧視兼有違國際標準。
同志組織「彩虹行動」於課程舉行當日到社署抗議,事件有逾20個海外傳媒報道。

網上發起一人一信行動

事件引起國際關注,翌日美國同志組織TruthWinsOut與收集過14萬個簽名聲援國內藝術家艾未未的社運網站Change.org,在網上共同發起一人一信行動,呼籲全球網友向社署發電郵抗議,根據網站資料,已有近2萬人參與,不少外國精神科及心理醫生也在網頁留言,有人質疑社署作為政府部門帶頭鼓吹不科學、不人道的拗直治療,為香港恥辱。
「彩虹行動」成員Tommy指出,世衞早在1990年將同性戀在精神病名冊中除名,不再被定性為疾病,多個國際心理學會也反對「治療」同性戀,包括美國精神醫學會於08年發出聲明指「拗直治療」潛在風險,會引致沮喪、焦慮及自毀行為。「我哋要求社署公開道歉同承諾日後唔再容許同樣情況發生,但一直冇回應,事件已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有國際關注組織聯絡我哋會介入事件,正草議文件準備向世衞投訴」。

外國關注團體發起網上一人一信行動,現全球有近2萬人(見紅圈)聲討社署。

社署稱講座沒教改傾向

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兼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會長張國柱表示,曾接獲社工投訴上述講座歧視同性戀,他曾聯絡社署要求提供講座資料,惟一直沒回應。他強調,根據社工守則,輔導時不能將個人價值加諸案主身上。
社署發言人表示,由6月17日至今共收到3萬封來自上述行動的電郵,當中有重複寄件,該署均已回應及澄清。該署強調,有關講座並非教授「改變性傾向治療」,而是為社工提供更多有關年輕人性別身份及性別吸引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