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2條綠巴線的經營者最近分別向運輸署交回經營權,理由是最低工資拖累,加上其他成本上漲。綠巴業界指執笠線陸續有來,商會正研究方案,將與運輸署開會,提出首次全港綠巴一齊加價,加幅約10%,或劃一徵收10%附加費,每日150萬乘客將要增加負擔。
記者:呂焯均
運輸署是以招標方式讓業界競投新推綠巴線,通常每次是一組線,「豬肉搭豬骨」。入標時已定票價,日後綠巴經營者可根據每條線經營狀況,獨立向運輸署申請加價。全港現有逾350條綠巴線。不過,綠巴業最近爆發集體執笠潮,12條綠巴線主動放棄經營,其中港鐵南昌站至又一城的10A及10M本月起停辦,運輸署改由巴士線延長路線取代。
六成路線虧蝕
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主席蘇世雄稱,最低工資是執笠潮主因,全港綠巴線六成虧蝕,要其餘四成補貼,但賺錢線經營利潤也大跌,「肉補唔到骨」,全行吊鹽水,執笠潮未停。他指小巴有四大成本,即人工、油價、保險、維修保養,過去兩年均狂升。小巴業時薪本超過28元,但5月實施最低工資後其他行業人工上升,不少司機轉行,導致請人難,要加薪。兩年前小巴司機工作8至9小時,日薪是250至260元,但現在要280甚至逾300元,加幅超過一成。
此外,柴油每公升由8元多加至近12元;維修每月數千元,加逾兩成;保險一年由一萬多至2萬元加至5萬元,原因是保險公司指小巴意外多,調高保費。現時綠巴線每天收入2,700元才能彌補成本,「好多條線根本無可能搵得到」。但申請加價十分困難,不通過區議會一關,運輸署不易批。
商會正研究加費方案,稍後會在與運輸署舉行的例會上提出討論,包括全港綠巴線一次過加7%至10%,不再個別申請;或所有線按現行收費劃一徵收10%附加費,「收開5元就收多5毫」。
運輸署官員說,綠巴業曾反映經營困難,要放棄部份路線,已正式收到12條路線,會研究重新招標,客量不足路線會考慮重組,或由現有巴士線延伸替代。
擬停辦部份綠色小巴線
10A*:南昌-又一城
10M*:南昌-又一城
33:康山-北角馬寶道
33M:康山-太古城
41A:又一村-石硤尾站
41M:又一村-石硤尾站
42:長沙灣汝州西街-澤安邨
44A:長沙灣廣場荔枝角站-海麗邨
97:華景山莊-荃灣綜合運輸大樓
97A:華景山莊-長沙灣長發街
註:*已停辦
資料來源: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主席蘇世雄及運輸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