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三大黨罕有齊反對收購案梅鐸棄買BSkyB

英三大黨罕有齊反對收購案
梅鐸棄買BSkyB

傳媒大亨梅鐸(RupertMurdoch)新聞集團在英國的子公司新聞國際多份報章先後被揭非法竊取資料,在英國朝野惹來極大反彈,三大黨昨天(周三)罕有地在國會提出沒約束力動議,在表決要求梅鐸擱置全面收購天空電視台BSkyB計劃前幾小時,卻出現戲劇性轉變,梅鐸突然放棄收購BSkyB以化解危機。

新聞集團營運總監凱里(ChaseCarey)宣佈:「我們相信收購BSkyB會對兩間公司有利,但在這個(變得政治化的)氣候下是難以進行。新聞集團仍保留是BSkyB的長期股東。」新聞集團同意為放棄收購案支付3,850萬鎊(4.79億港元)分手費。

面對危機深化,梅鐸最終放棄收購BSkyB。路透社

國會表決動議前讓步

工黨影子內閣文化大臣劉易斯(IvanLewis)高呼:「這是我國民眾一次勝利,是國會和黨魁文立彬的一次重大勝利。」首相卡梅倫(DavidCameron)也歡迎新聞集團這項決定,認為集團現時最好是先清理內部的爛攤子。
分析家對新聞集團這項決定感到震驚,前晚梅鐸正在考慮放棄新聞國際餘下的《泰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和《太陽報》,但突然間一下子放棄了他們歷來最大金額投資項目,成了「新聞集團的重大恥辱」,凸顯「梅鐸認識到民意不可侮」,寧願忍一時之氣,待過幾年英國民意改變,才再提收購BSkyB。
梅鐸全面收購BskyB的計劃,在上周初仍然十拿九穩,但自從旗下《世界新聞報》被抖出連串非法竊聽行為,甚至涉嫌賄賂警員,該報被迫停刊,希望可壯士斷臂,但收購案卻因旗下《星期日泰晤士報》和《太陽報》前天被揭發竊取前首相白高敦(GordonBrown)和皇室人員的私人資料而急轉直下,令英國人更不齒新聞集團的所作所為。
在梅鐸放棄收購BSkyB前,一直迴避公開反對收購案的卡梅倫在國會表決有關動議時說:「這間公司所發生的事很不光彩,需解決每個層面的問題,在他們收拾一手製造的爛攤子時,應中止併購案。」卡梅倫同時宣佈成立一個由法官領導的調查委員會,調查政客與傳媒之間的關係,又調查新聞國際是否曾竊聽911死難者家屬。

工黨黨魁文立彬炮轟竊聽行為,要求梅鐸擱置收購BSkyB。美聯社

擬賣《泰晤士報》《太陽報》

保守黨、自由民主黨和工黨的黨魁罕有地站在同一陣線,表態反對梅鐸收購BSkyB,令梅鐸也意識到BskyB收購案已「政治死亡」,必須忍痛對擴展傳媒王國急煞車。
梅鐸前晚在倫敦和親信召開危機會議,商討應變措施。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梅鐸正考慮將《泰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和《太陽報》一併放盤,以挽狂瀾,但以現時報業困難的經營環境,不大可能會找到買家,同意半年後再檢討有關問題。
竊聽風暴越鬧越大,作為新聞國際主席的傑智.梅鐸(JamesMurdoch)被批評處理不力,更要80歲老父親自出馬收拾殘局,外界揣測事件最終要迫使梅鐸再次出山,重掌集團日常事務。
38歲的傑智,是梅鐸的四子,一直被視為梅鐸傳媒王國的繼承人,現時主管新聞集團旗下在美國以外地區的業務,為全面接班作準備。但他這次處理竊聽風暴不但未能迅速撲火,反而堅持力保備受爭議的助手、新聞國際行政總裁布魯克斯(RebekahBrooks),甚至連他本人都可能要面臨被英國和美國當局起訴,一般相信,他的傳媒大亨夢已碎。
路透社/法新社/英國《泰晤士報》

《世界新聞報》竊聽風暴事件簿

08/08/2006
該報政治版編輯古德曼(CliveGoodman)和私家偵探穆爾凱爾(GlennMulcaire)因竊聽皇室侍從電話而被捕

26/01/2007
古德曼和穆爾凱爾因竊聽罪被判監,而《世界新聞報》總編輯庫爾森(AndyCoulson)引咎辭職

11/05/2010
一直否認知道記者電話竊聽的庫爾森,獲卡梅倫聘請做政府發言人

21/01/2011
庫爾森被揭對《世界新聞報》竊聽名人手機是知情後辭職;新聞國際督印人向警方提交重要情報,警方對竊聽案展開調查

04-07/07
《世界新聞報》被揭發在2002年一名少女失蹤案中竊聽受害人的手機,並刪去留言信箱部份空間,妨礙警員調查和司法公正後,又被揭發竊聽伊拉克和阿富汗陣亡英軍家屬電話,導致新聞國際宣佈結束《世界新聞報》

12/07
旗下《太陽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被揭非法竊取前首相白高敦的資料,工黨提出動議要求梅鐸中止收購BSkyB

13/07
新聞集團宣佈放棄收購BSkyB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