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叔摯友釋《大江東去》疑竇

華叔摯友釋《大江東去》疑竇

【本報訊】支聯會已故主席司徒華回憶錄《大江東去》連日引起政界爭議。審稿人、華叔摯友游順釗昨日打破沉默撰文,並指當年任《文匯報》社長及港澳工委常委孟秋江有意安排華叔以學者身份到海外進行「新任務」。
身在法國的游順釗昨凌晨向本港傳媒發稿,回應《大江東去》的爭議,「個別民運人士,甚至擔心會因此產生負面的影響而提出質疑。為此,我覺得有責任及早消解一些不必要的疑竇」。
早前有傳媒報道,華叔加入共青團前身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後,要求加入共產黨不果,繞過領導向孟秋江哭訴。游順釗憶述,審閱華叔回憶錄期間,把從沒聽過的內容,與所知道的事連貫起來,才有所悟。60年代末,有人提議華叔到外國做學術研究。讀過回憶錄,游深信孟有意安排華叔到外國,「要是當年孟秋江不在文革期間自殺,落實他轉移到海外的新任務,那就不會有今天這本回憶錄了!」

在八九六四醒悟過來

游順釗又力證回憶錄出自華叔。書中提及60年代初學友社一位女社友考進香港大學,當選學生會幹事。華叔被「黨領導」嚴厲批評,指摘他向游順釗洩漏該社友背景,其實游與她早就認識。游說:「除了他和指摘他的那個上頭領導,還有誰會知道呢?」
華叔承認青年時期相信共產主義,並引述蕭伯納名句:「20歲時,不相信共產主義,你是一個沒理想的庸才;40歲時,還相信共產主義,你是一個沒有腦袋的蠢才。」游順釗認為此句對1949年前後的香港青少年非常貼切,尤其對體驗過港英統治、抗日及二次大戰的華叔,「當年澎湃左傾思潮,是有巨大的、幾乎無法抗拒的吸引力的。我們為這個信仰付出代價……重要的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能醒悟過來……這個歷史時刻是1989年的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