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看京都 - 盧峯

跑步看京都 - 盧峯

自從知道明年三月十一日京都將會舉行首屆馬拉松後心裏就有點躁動,很想在這個古都好好跑一趟,用每小時十公里的速度仔細瀏覽京都的大街小巷,大口大口的呼吸京都大剎的氣息。
得到跑友阿陽幫忙,有機會在上周跟一個香港先遣團到京都一趟,實地了解一下京都如何列出四十二點一九五公里的賽道,看看會繞過甚麼風景名勝寺廟神壇。走過這一回後,想跑的決心更大,因為這賽道就像一場馬拉松盛宴那樣,教我這種不講究成績的市民跑手飽嚐五色五味。
按設計的路線,起跑後五公里(剛熱身)就會走到桂川,並一直沿着桂川跑向嵐山和渡月橋,那兒河與山拼合的秀氣讓人格外精神。跑着跑着,還會跑過仁和寺、金閣寺和大量日本古舊建築物,教人忘記了時間,好像真的回到幾百年前的世代。當然,京都馬拉松也不盡是清幽的古道,還可看到一些現代建築如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的GardenofFineArts。
不過,賽會不打算讓跑手太hea,設定的賽道有相當陡峭的斜坡,而且是在二十多公里處大部份業餘跑手出現缺力及「撞牆」反應的時候。沒有心理準備及訓練的話,這一段路隨時會變成跑手的「心碎丘」HeartbreakHill,舉步維艱甚至受傷退出。
終點設在平安神宮前的「鳥居」,是一個鮮橙色的亮麗牌坊,不是大部份馬拉松賽那種充氣式臨時終點,感覺上更像完成了甚麼特別的事一般。
唯一有點可惜是三月初京都的櫻花還未盡開,也沒有機會在「哲學步道」、「清水寺」前跑一下。若果來一場一百公里的超級馬拉松也許可以一一走過所有名勝。
還是不要那麼貪心,京都四十二點一九五公里的風光已教人目不暇給,真要好好用雙腿、雙眼見識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