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縱使床頭金盡我依然死性不改,又專誠跑到倫敦捧舞女來了。蕭菲紀蓮在撒特勒井劇院的新節目,三個半月前訂票時還沒有正名,去到現場才知道叫《六千里外》──紀念日本311地震海嘯。她對日本感情濃郁,寵該國粉絲寵得教人眼紅,時常蒞臨演出之外,還追隨陶藝師傅學習玩泥沙,憧憬退休後移民當樸實無華的手工藝人。這次五場演出,其中一場是慈善賑災,每晚啟幕前還以大聲公呼籲觀眾解囊捐款,原來四月於巴黎已經率先義跳,當時我顧着在英國看狄姬絲瑪嘉的原始四部曲,分身不暇錯過了。年初在米蘭史卡拉復出古典舞台跳《瑪儂》,幸好也是事後才接獲消息,否則在亞洲過年一定過得囉囉攣,一邊攤大手板逗利市,一邊為遠在意大利的交際花神魂顛倒。坦白說,她的摩登作品雖然好看,散場總給人半飽感覺,不及古典舞帶來的肚滿腸肥。餓了幾乎十年,忽然露出九大簋重新開席曙光,聽聞簡直興奮到睡不着。哎呀,高文花園皇家芭蕾舞團那個她恨之入骨的女巫,明年不是要退休了嗎,會不會衣錦榮歸重操故業?
《六千里外》由三大編舞之王鼎力打造,老拍檔威廉科西和MatsEk一個打頭陣一個壓軸,中間本來說好JiriKylian替她拍一段供換衫透氣的短片,臨時卻變了她完全沒份參與的《二十七分五十二秒》。節目九月重演,預告倒還是短片三文治──我不會癲到為了它又搭一程火車吧?最主要的是到時科西雙人舞《Rearray》合跳者由NicolasLeRiche換成MassimoMurru,吸引力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