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債務危機越演越烈,市場擔心意大利將成為「翻版希臘」,其中意大利股市已連瀉三日。不過,英國《金融時報》編輯PaulJenkins撰文指出,意大利面對的問題還未如希臘般嚴重,起碼意大利國內未有樓市泡沫,情況與其他歐豬國家有分別,壞賬率亦較低,反而最大問題在於銀行資本未夠充裕。
樓市無泡沫較歐豬穩陣
意國股市至上周五起急挫,富時MIB指數周一更跌至逾兩年低位18295,當中以金融股跌幅最大,國內兩大銀行股下跌幅度,是自2008年雷曼倒閉以來最大,其中意大利最大銀行聯合信貸及聯合聖保羅過去兩周急跌約兩成。
該兩間銀行的股東,主要是意大利及德法銀行同業,而利比亞亦透過主權基金持有聯合信貸約2.6%股權,意國銀行股重挫令這些投資者損失慘重。市場現恐慌,更迫使意國政府周一改變政策,要求所有投資者必須公開所持短倉數目,以防投機活動搞垮股市。
市場人心惶惶,主因擔心意大利將步希臘後塵,現時意大利國債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20%,與希臘的150%相近。與此同時,投資者亦擔心意大利銀行不能通過本周五公佈結果的壓力測試,加上銀行削減派息,令一些基金的主要收入來源大減,而這些基金近期不斷將手上國債及銀行股借予沽空客造淡,從而令股市急挫,激發恐慌。
不過,分析指意大利銀行業作風保守,加上國內沒有樓市泡沫,意大利壞賬率較西班牙及希臘等歐豬國家低,市場其實毋須過份擔憂。不過,意大利多間銀行確實須籌集更多資本,以應付日後可能出現的突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