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熱息痛積聚 少女三度入院肝消化快 食止痛藥中毒

撲熱息痛積聚 少女三度入院
肝消化快 食止痛藥中毒

【本報訊】瑪麗醫院一名20多歲女病人,由去年開始,先後三次因為肝酵素不正常飆升入院,醫生發現女病人每次入院前都曾服用過止痛藥,但劑量正常,疑因她先天消化止痛藥的速度較正常人快,結果出現藥物中毒。專家指常飲酒者也可出現此情況,最嚴重可致急性肝衰竭。
記者:陳凱迎

該名20多歲的女病人去年因作嘔和胃部不適,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診,醫生發現其肝酵素過高,留院數天後肝酵素水平回復正常;女病人發病前,曾因感冒服用中藥和主要成份為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Acetaminophen)的止痛藥,醫生當時估計,女病人的異常肝酵素水平或由中藥引起,提醒她以後要避免服用。

「正常劑量都出事」

然而,事隔數月,女病人再因胃痛作嘔求診,肝酵素再次超出正常水平,但這次病發前,女病人只服用過含撲熱息痛的止痛藥,沒有服用中藥;醫生替女病人進行入侵性肝臟活組織穿刺檢查,並無發現組織有任何異常。女病人留醫數天後,肝酵素又回復正常出院。
直至近月,女病人按指示服用3至4粒含撲熱息痛的止痛藥後,再次因肝酵素飆升入院。醫生這次確定,女病人的症狀是由止痛藥引發。
瑪麗醫院內科部榮譽顧問醫生梁偉強指,如上述女病人般服用止痛藥後肝酵素大增的個案並不常見。他解釋,部份人先天肝臟消化止痛藥的速度較正常人快,容易令撲熱息痛的代謝物於肝內積聚,引致中毒,出現胃部不適和作嘔的反應,「就算係正常劑量都可以出事」,嚴重者更可造成急性肝衰竭。
但梁偉強指出,過量的酒精也可令肝臟消化藥物的速度變得異常,加上酒精會削弱肝臟的排毒功能,故經常飲酒的人士,會有如該名女病人一樣,即使按指示劑量服食含撲熱息痛的止痛藥,也有可能出現中毒反應。
含撲熱息痛的止痛藥有可能引致中毒,病人能否服食其他類型的止痛藥?梁偉強說,阿士匹靈或嗎啡類藥物同樣可以止痛,但前者已知可導致胃潰瘍,後者則容易上癮。故對撲熱息痛有中毒反應的病人,每次服用這類藥時,也要同時服用本身屬治療抽筋用的「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