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力挺 發展政策年內出台民航業「升呢」抗高鐵

中央力挺 發展政策年內出台
民航業「升呢」抗高鐵

【本報訊】面對京滬高鐵開通,競爭加劇,中央為促進中國民航業發展的政策傳於今年內出台。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亦多次提出,要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推動聯合重組,盡快形成兩、三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網路型航空公司;民航只有做大做強後開拓國際市場,才能應對高鐵帶來的衝擊。 記者:周燕芬

中央促航空業合併應付內憂之局,消息刺激航空股昨曾全面上升,其後因歐債危機惡化,港股勁跌令航空股價升勢收斂,國航(753)平收,報7.93元,南航(1055)與東航(670)分別收4.49元及3.56元,分別升2.51%與1.14%。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中央政府力挺民航業發展,《國務院關於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有望年內出台,促使民航業軟硬環境「大升級」。

未來5年投資逾1.5萬億

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透露,有關《意見》將對整個民航業形成巨大支撐作用。據預測,未來5年全行業投資規模在1.5萬億元人民幣以上,未來10至20年民航業仍將處於黃金發展期,未來其戰略地位和作用也將更加凸顯。
京滬高鐵於6月底開通後,7月上旬京滬航線上的最低票價大多為四五折,與高鐵票相差不多。面對來自高鐵的挑戰,李家祥警告,未來高鐵將覆蓋中國的東、中、南部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區,這些地區正是中國航空運輸黃金航線和主要市場,民航只有透過拓展國際市場作應對。李家祥鼓勵大型航空公司和支線航空公司之間建立股權和非股權聯盟合作關係,盡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網路型航空公司。

業界:加快拓國際航線

南航董事長司獻民舉例說,上海至武漢高鐵開通後,南航這條航線上的周承運量銳減了30%。北京至太原高鐵開通後,南航的周承運量更是驟降60%。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秘書長王健認為,國內航空公司面對高鐵的競爭,應該培育國際航線這一經濟增長點;京滬高鐵的開通將加快航空公司的國際化進程。據了解,世界知名航空公司國際航線的比例大都在30%以上。截至2010年底,國航國際航線比例達40%,東航達30%,南航只有18%。  
國航今年全年將引進超過30架新飛機,其中近三分之一用來執飛國際遠端航線。

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提出5大發展策略

1.加快民航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支線機場建設專案全額資本金問題
2.重點支援中西部支線機場建設
3.支援民航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開闢特殊遠端國際航線
4.支持民族航空工業發展,出台使用國產飛機的補貼和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
5.透過資金保障、補貼、稅費減免,推進民航業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