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970年代水門事件由一宗竊聽案開始,最終導致尼克遜總統下台。當年有份揭發水門事件的《華盛頓郵報》前記者伯恩斯坦(CarlBernstein)則指,梅鐸旗下報章的竊聽風暴,其實是「梅鐸的水門事件」,將動搖梅鐸的傳媒王國。英國國會已傳召梅鐸、梅鐸任新聞國際主席的兒子傑智(JamesMurdoch)和行政總裁布魯克斯,為竊聽風暴作證,作證時間可能在本月17日。
「他縱容竊聽和違法勾當」
梅鐸1953年22歲時接掌亡父的澳洲地區報業集團,透過併購不斷壯大,1969年踏足英國,先後收購《世界新聞報》、《太陽報》、《泰晤士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以報業收入為基礎,在世界各地擴展版圖,成為現今涵蓋報業、電影、電視和出版社的傳媒王國。
梅鐸在英國的報章由新聞國際管理,先搞小報成草根代言人,再收購對精英階層最有影響力《泰晤士報》,權傾英國,歷任首相都要討好他。
在美國,梅鐸也複製這一套,先透過《紐約郵報》發揚八卦gossip、自製爭議性的小報文化,再成立立場行先的霍士新聞頻道,四年前終於將《華爾街日報》收歸旗下,對美國傳媒和政治的影響力,絕對無出其右。
伯恩斯坦指,新聞國際現在涉竊聽、行賄、說謊掩飾和破壞證據等罪行,都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的惡果。梅鐸一名前親信對他說,《世界新聞報》竊聽是整個集團的事,「是梅鐸發明和建立這樣的報館文化,為爭新聞不擇手段,絕不留手,摧毀競爭者,以結果證明手段正當」,「是他的人在高層鼓勵和縱容竊聽和違法勾當」。
對梅鐸來說,更重要的問題是他會不會受刑事起訴。伯恩斯坦指,梅鐸的忠心親信和家人,很可能代他擋箭,但梅鐸手下一名前主編說,新聞國際一直像黑手黨那樣,「對外人甚麼都不要說,我們會好好照顧你」,但現在公司棄車保帥,下屬也不用講義氣,預計將有人爆料,後果難以預料。
美國《新聞周刊》/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