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內地通脹勁毋須過慮 - 沈振盈

實戰理論:內地通脹勁毋須過慮 - 沈振盈

上周六內地公佈CPI上升6.4%,較市場預期為高,主要是受豬肉等食品價格的帶動。當然,此數據會令市場有多一重憂慮,但若細心留意今次數據公佈前的部署,以及市場的事前反應,筆者覺得反而不用過份擔心。
人行趕於數據公佈前兩日突然加息,其實已暗示大家,今次的數據仍未能回落。也許7月份此數字回落的機會才會較大。
此外,周小川亦都發表言論,指出通脹並不是決定貨幣政策的唯一考慮因素。換句話說,就算通脹再高,也並不表示中央一定會再次加息或加存款準備金率。
其實貨幣主義學派,提倡以貨幣供應及利率的增減,去控制經濟增長,目的除了要控制通脹之外,更重要是令經濟增長穩定。最難決定的,就是如何平衡經濟平穩與通脹惡化之間的矛盾。

人行難再加準備金

筆者相信,內地加存款準備金率已到了極限,若不停止,將有機會令經濟急速惡化。周小川的言論正與現時的實際情況相配合。
至於利率,加息的影響較再加存款準備金的衝擊為低,或許在未來一季仍有機會加多一次。至於通脹,筆者堅信通脹已離頂不遠,隨着各商品市場正逐步受個別因素影響而難有炒作,資金難再興風作浪,最起碼白銀及石油的升浪已玩完,超級大通脹的預期應可在年底前正式幻滅。
說回大市,上周先裂口急升,再回補裂口,走勢上已頗健康。雖然外圍表現轉弱,只要這兩天大市能守穩22300點水平,後市仍不宜看淡。
其實自6月底開始,市況的趨勢已有轉勢迹象,個別股份更呈現頗強的升勢,相信資金現正逐步回流股市,有助恒指出現牛市三期的升浪。
沈振盈
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