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失業與債務問題,明顯成為總統奧巴馬以至國會議員最關心的議題。上周五勞工部公佈差強人意的就業報告,實在令奧巴馬處於前所未有的兩難位置。一方面要創造職位改善就業市場,但財政部發債金額已達上限,而且兩大問題不能同時改善,創造職位必須增加政府開支,反之亦然。為了不讓經濟情況繼續轉壞,兩黨談判的結果很有可能是維持現狀。
事實上,就是因為美國政府不斷削減開支,才令勞工市場持續萎縮,上月政府削減職位數目達3.9萬個,地區政府自08年金融海嘯後就再無增聘人手。
提高發債上限料達共識
有見及此,奧巴馬罕有地在昨日與國會領袖開會,希望盡快就提高發債上限達成共識。大同早前說過,這是一場政治騷,兩黨為了增加明年選舉的籌碼,必定會出盡法寶推廣自己的主張。民主黨主張開源徵稅增加庫房收入,但共和黨則力主政府先削減開支,其他容後再談。上周兩黨就發債上限的談判仍處劍拔弩張的階段就業報告出爐後,似乎令情況出現變化。
大力反對提高發債上限的眾議院議長貝納(JohnBoehner),要脅奧巴馬承諾削赤以換取共和黨人的支持。但他確實也被新鮮出爐的就業報告嚇倒,上周還堅持要政府通過削減40億美元的赤字,但在上周末卻作出讓步,稱既然白宮堅持要加稅才會大幅削減政府開支,那不如將削赤金額下調一半至20億美元,按照雙方迄今的談判發展,很有可能到最後「債照發,錢照使」,即國會最終會支持提高發債上限,並押後或降低削赤金額。
大企業好景中小企堪憂
有分析指出,假設政府一年減少2000億美元的開支,按照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計算方式,大概相等於令GDP減少1.5%,美國暫時難以負擔讓經濟再次陷入衰退。對於6月份的就業報告,有分析認為只是季節性問題,美國大企業的財政狀況亦十分良好,未來將繼續增聘人手。不過,大同想提出的是,作為招聘市場引擎的中小企卻難言好景。有調查訪問了35間中小企業,有46%表示美國經濟復蘇至今已兩年,但企業盈利卻繼續下跌,就業問題對美國來說仍是最棘手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