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康文署無能,全港供市民租用的政府體育場地均長期任由「炒場黨」霸佔。記者直擊炒場黨惡行,發現炒高場租達3倍,一個人一日「掠水」近千元。申訴專員公署日前宣佈會主動調查後,炒場黨已暫停大舉揮兵落現場,轉戰網上兜生意,但表明謝絕當面交收,只用銀行戶口過數,以免被警方放蛇拘捕。大律師陸偉雄指出,炒賣政府場地設施屬刑事罪行,警方應主動調查。
記者:李凱琳、韓耀庭、黃偉駿
記者連日清晨時分,到受歡迎的將軍澳、觀塘、油尖旺及堅尼地城等體育館,以市民身份輪候7時開始的租場申請,各館當時均只有約十名市民排隊。有輪候市民表示,炒場黨「避緊」風頭,近日「已甚少蒲頭,就算蒲頭都變得好有戒心,唔會亂講嘢」,以免遭人放蛇。
炒場黨來自不同背景,有退休一族、師奶、的士司機以至年輕人。頭兩類只會在住所附近的體育館埋手,而的士司機則會在清晨交更後,到較受歡迎的體育館排隊搶場「賺外快」。炒場黨部份是個體戶,運作已十多年,有一班無奈被劏的長期客,或即場向排隊人士轉手。但亦有不少人組成「炒場大聯盟」,在港九新界各區搶場,再由指定人員聯絡相熟買家,或放上網上討論區兜生意。
近日風頭火勢下現場兜售稍為收斂,不過於各大網上討論區,炒場黨仍毫無退縮,他們兜售的,多數是人造草皮以及草地足球場,因為本身場租貴,炒高價的利潤深,炒賣的場地租用熱門時段是周一至五晚上至11時,以及周六、日黃昏至晚上11時的黃金時段。
怕被放蛇拒當面交收
記者曾以球會代表身份,以電郵接觸到一名炒家,查詢7月份將軍澳寶翠足球場可租用時段,不久即獲自稱阿明的炒家電郵回覆並附上聯絡電話,指7月31日星期日晚上9時半至11時有空檔,價錢為650元,比康文署訂價的170元,高出接近3倍。
記者致電阿明查詢交易詳情。阿明「先嚇一嚇人」,說最近收到的租場電郵查詢,比平時多三、四倍。阿明不諱言為怕被警方和記者放蛇,現只網上交收,「唔做面交啦,連排隊都唔會做住。總之我唔想露面,都唔知邊啲真、邊啲假。」
他要求記者提供租場所需的資料,包括簽場人的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和英文全名,再將租場費用轉賬到指定的銀行戶口。他表示,待確認入數後,會以電郵寄出康體通發出的租用證明,着記者「只要將列印場紙交畀職員就得」。
但根據康體通系統要求,申請人必須先填寫自己的個人資料才能租場,而且交易完成後,不得更改申請人資料。記者質疑他如何能違反常規,他即支吾以對,接着隱晦地表示「我哋有兄弟一早hold(扣)起晒啲場,轉乜名(申請人)都得」。
網上炒賣蒐證有難度
康文署發言人則表示,不容許轉換租用場地的申請人,而且簽場時亦要出示身份證明文件和場紙,以供核對,否則不得使用該場地。
不過,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康文署前職員向記者透露,炒場黨「是但搵個人登記租場,到有客買場時,就打去康文署發爛,話自己嚟唔到,要另一個朋友做簽場人,九成職員怕麻煩都俾佢哋轉名。」
康文署不對付炒場黨,但大律師陸偉雄指出,炒場黨已觸犯《公眾娛樂場所條例》,可判罰款二千元,「佢哋開嘅價遠超原價咁多,絕對犯法。」
對於炒場黨近日轉戰網上經營,陸表示,警方要證明網上炒家真實身份,並核實入數戶口是否炒家本人,且要放蛇直擊整個過程,蒐證時有一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