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6月份失業率上升至9.2%,非農業職位增長亦遠遜預期,加上過去數周不少數據均反映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正在放緩,令市場重燃對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憧憬。美國聯儲局在QE2於6月底結束後,曾表示會暫時按兵不動,先觀望一下未來數月經濟狀況再作評估。現階段美國就業市場明顯地表現疲弱,確令市場憧憬升溫。
對於儲局是否需要重新考慮推出QE3,目前市場看法仍有分歧。經過上周五就業報告出現災難性結果後,呼籲儲局要重新考慮QE3的可能性大增。曾擔任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小組委員、現於美國擔任教授的布蘭克費羅(DavidBlanchflower)指,美國6月的非農業就業人口數據相當疲弱,可能促使儲局在今年秋天推出第三輪的資產購買計劃,亦即是外界所謂的QE3。布蘭克費羅表示,「QE3似已逐漸要浮上水面了。儲局還能做甚麼,難道要讓失業率重新攀升嗎?」
PIMCO潑冷水指風險大
他續指,美國目前可能重現英國今年初遇到的問題,當時英國政府討論緊縮措施造成消費者控制開支,企業的投資與招聘亦相繼急急煞停。布蘭克費羅認為,單是談論緊縮已足以壓低消費的意欲,實質提高推出另一輪QE的可能性。他表示,英國的經濟增長十分緩慢,對美國而言已是敲響了警鐘,而英倫銀行可能比儲局會更早一步推出新的資產購買計劃。
布蘭克費羅認為,聯儲局實際上是看通了美國經濟仍然需要實際負利率來支撐,但是他們需要說服那些加息「鷹派」,因為他們不理解加息恐懼足以令事情變得更壞。除了布蘭克費羅外,「新末日博士」魯賓尼亦早已表明,美國經濟需要QE3才能撐過去,儘管QE2與QE3可能分別不大,但總有用處。
不過,市場亦有唱淡QE3可能性的支持者,全球最大債商PIMCO的行政總裁埃爾埃利安日前估計,聯儲局推出QE3的可能性很低,因為QE3的焦點已由刺激措施帶來的效益,轉移至措施帶來的風險上升方面,所以儲局不會輕言推出措施。
本周聚焦伯南克聽證會
至於推QE3與否的關鍵人物、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將於本周三及周四分別到參眾兩院出席每半年一次的聽證會,就儲局最新貨幣政策及對經濟的看法進行講解,市場現時都密切留意伯南克的口風會否改變。據一直監察儲局行動的分析員估計,儲局暫時應未有改變策略,於現階段推出QE3,相信儲局會用整個夏季的時間來觀望,並於9月或11月議息會議時再作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