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 天光墟買平餸

廣州人 天光墟買平餸

【本報訊】面對高通脹,人工變相不斷縮水,老百姓則藉天光墟打通脹老虎。有廣州民眾提早起床,到郊區、天光墟等地買廉價餸菜,例如到番禺區買餸,每月可省近40元人民幣。被指「綁架」通脹的豬肉成為眾矢之的,有深圳民眾見豬肉價格高企,寧可不吃。

肉檔無客蝕本苦撐

「去年買到一斤肉的錢,現在只能買到半斤多點!」在深圳的街市不斷聽到民眾埋怨豬肉價格高企,有肉販稱當地豬肉平均每公斤批發價為26.4元,比去年上升近七成,這比2008年豬肉價高企時更高。到街市買餸的民眾,見到豬肉一日一個價,越看越覺「肉赤」,現時瘦肉每斤20元,排骨24元,都寧可吃魚、菜,不買豬肉,而肉販則稱,自5月中旬豬肉價格急升起,他們的銷量便開始下滑,肉檔銷量普遍減少了兩成,不少已在蝕本苦撐。
不少家住深圳的民眾,應付通脹的方法是到香港北區購買比內地便宜的日用品,有北區居民批評內地人到香港購物,變相推高北區的物價。
在廣州,有民眾為買平餸而早起。家住海珠區居民隋國輝表示,他會去街市旁邊的天光墟買菜,這些早上7時半便會關閉的市場,很多時都會有平貨,例如大蒜一公斤平3元、番茄則平2元。當地不少60歲以上,可半價坐巴士地鐵的長者,會相約三五知己,一同到番禺區買餸,每月都可節省近40元,夠多吃兩斤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