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即使行動不便、身體殘障,也能設計出新穎奪目的時裝。過百名特殊學校的學生用各種物料,為70年代漫畫人物13點設計新裝。其中楊曉林和同學以日本大地震為題材,構思故事和設計服裝參賽獲獎,「雖然身體活動不自如,但腦仍能思考,(我哋)唔會放棄理想。」 記者:張媺媺
天生行動不便、與輪椅為伴的楊曉林和謝添欣,跟另外兩個同學為了參加香港紅十字會「創意無限13點」創作比賽,構思出名為「13點拯救日本」的故事,並設計了四套服飾配合故事內容,贏得中學組最佳故事獎。讀中四的楊曉林解釋,創作概念源於早前的日本大地震,也與紅十字會扶助傷困的精神有關。故事中13點預知日本會有大地震,跟其他卡通人物如多拉A夢等一起拯救日本人。
「能突出傷殘者美麗嘅服飾」
楊曉林和謝添欣出世時患了大腦麻痹,四肢協調困難;今次製作服裝,裁剪布料時要兩人齊心協力,一個按布料,一個拿剪刀。謝添欣說,活動啟發了她,希望將來成為時裝設計師,為殘障人士設計服裝,「時下少女嘅服裝,特別係晚裝都好靚,但好似自己咁要坐低就唔能夠突出衣物嘅美,所以想做時裝設計師,設計一啲能突出傷殘人士美麗嘅服飾」。她認為即使身體殘障,仍可跟健全人士一樣過樂觀快樂的生活,鼓勵其他殘障人士挑戰自我,不要放棄理想。
同校同班的黃思婷與另外兩個同學創作故事「我要血」,配合故事設計了兩套服飾,贏得中學組最佳色調配搭獎和最佳創作理念大獎。患脊柱裂的黃思婷說,無法改變自己的病,但心態可以改變,希望成為心理學家,令其他身體殘障的人積極面對人生。
香港紅十字會特殊教育及復康服務高級執行經理(教育)尹慧玲說,大部份殘障人士在特殊學校畢業後多只能在家工作,如設計和寫作,舉辦今次比賽希望可讓學生發揮創作潛能,也希望社會給予他們就業機會。創作《13點》的漫畫家李惠珍佩服參賽的學生,認為他們的創意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