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指數6.4% 三年新高內地通脹累港 食品價升不停 港人硬啃

物價指數6.4% 三年新高
內地通脹累港 食品價升不停 港人硬啃

【本報訊】內地通脹惡化,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6.4%,創三年來新高,當中豬肉升幅最驚人,達57.1%,鮮蛋價格亦上升23.3%,香港有超過一半食品來自內地,無可避免要連通脹一起入口;經濟學者估計本港通脹率會被推高至6%,糧油食品及豬肉售價則加完又加,市民「冇啖好食」。
記者:周燕芬、麥志榮

內地6月份通脹升幅,主要受食品豬肉價格急升及去年比較基數較低的影響。整體食品價格上漲14.4%,其中肉禽價格上漲32.3%;鮮蛋價格上升23.3%;糧食價格上升12.4%;水產品價格上升13.9%;鮮菜價格上漲7.3%;鮮果價格則上升9.8%。

其他食品陸續加價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估計,本港的雞、豬、牛、鴨、蔬菜和水果均主要由內地入口,內地食品價格急升,香港食品價格一定會跟隨加價,加上泰國新總理有意向農民提高食米收購價格,亦會對本港進口泰國米價構成壓力,估計本港食品通脹將會因此被推高1至2個百分點。
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副理事長李廣林表示,本港大部份糧油食品都來自內地,無可避免要加價,罐頭近期已加價5%至10%,食油及糖也加了10%,其他食品就算暫時未加,下半年都會陸續加價。
香港豬肉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表示,內地豬價已上漲15至17%,加上內地對豬肉需求增加,近兩個月輸港活豬供應緊張,每天都減少幾百擔,導致本港豬價格受通脹影響外,再額外被搶高10%。
由於現時養豬利潤增加,豬農會增產,下半年豬肉價格可能因供應上升而回落;但由於豬苗、飼料及工資都上升,豬價得以回落的空間不大,難以回到大升之前的水平。

房租升市民「冇得走」

寶華世紀資本市場首席經濟學家陳寶明認為,中國食品漲價料對本港6月整體通脹率只輕微拉升0.1至0.2個百分點。雖然香港通脹權重有三分之一來自食品,而內地又佔本港食品供應逾半,但本港市民對食品消費有調節能力,料只會對低下階層影響較大,「豬肉貴可以唔食豬肉,食其他平價菜」。
同樣佔通脹權重三分之一的房租,市民則「冇得走」,本港樓價上漲不少,今年到期的房租合約將會紛紛調升租金,這才是推升本港通脹主要因素。他指本港通脹正逐步攀升,5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達5.2%,下半年有機會升至6%的高位,全年估計為5.2至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