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李活大道:藍精靈百厭共產黨

荷李活大道:藍精靈百厭共產黨

《藍精靈》(TheSmurfs)對80及90後可能甚為陌生,但身為70後的我當年年紀尚幼腦囟未生埋,也當是一般卡通片看待,原來身為素食主義者的藍精靈,角色設計更與共產主義有關,鼓勵世界大同,不分你我共享資源,未知電影又能否反映這種深層意思? 撰文:蘆葦

香港上映日期:8月4日

源自比利時、創作超過50年的超經典卡通角色《藍精靈》,將用真人加CG的方式,首次踏足3D立體舞台。
電影講述沉迷煉金術、一直認為藍精靈是點石成金重要成份之一的邪惡巫師加達,闖進精靈村莊,令藍精靈受驚逃跑,闖進神秘水洞,結果穿越到美國的紐約中央公園!

藍精靈闖進紐約一個平凡家庭,一班百厭星更與屋主建立友誼。

在精靈村莊內藍精靈各盡己任,最後拿出成果共享,甚有共產意味。

沒有貨幣共享成果

人生路不熟的藍精靈只好寄居NeilPatrickHarris及JaymaMays飾演的年輕夫婦家中,但表現百厭搞到屋主暈陀陀,他們除要設法回村外,更要避開加達的追捕。電影除一眾熟口熟面角色如精靈爸爸、美芝、論盡仔、智多星及牢騷王等悉數盡出外,還加入了蓄鬚着蘇格蘭裙的阿勇。藍精靈身高只有約20cm,多年來都帽不離身,愛吃草莓,得意可愛,但50多年來不時有人將他們和共產主義扯上關係,從漫畫中處處也看到端倪。精靈村莊內沒有商品沒有貨幣,也沒私人土地的藍精靈,都根據自己性格喜好從事特定工作,然後拿出成果共享,除個別幾個外,其他藍精靈衣着打扮幾乎一樣,追求團隊精神,充滿共產味道。

「藍精靈之父」Peyo於58年創作《藍精靈》,畫作更首次在兒童雜誌登場。

鷹鼻加達似猶太人

而作為藍精靈領袖的精靈爸爸,身穿火紅衣服兼蓄大鬍子,則甚具社會主義學說始創人馬克思影子,反派巫師加達黑髮鷹鼻,則象徵着猶太人,隱喻貪婪的資本主義,所以《藍精靈》亦多次被批評種族歧視和反猶太。
究竟《藍精靈》的英文片名《TheSmurfs》從何而來,則要追溯到58年,當年原作者Peyo吃飯時叫好友將鹽拿過來,但一時記不起鹽的法文,於是隨便讀出類似發音「schtroumpf」,慘成笑柄,到Peyo創作《藍精靈》時即沿用此字,後來才繙譯成英文「TheSmurfs」。而在漫畫中藍精靈的語言也稱為「Smurf」,它能同時是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只有精靈能分辨出每個smurf的意思。

加達與貓咪手下阿沙在戲中打算捉拿藍精靈用來做煉金術的材料。

炮製藍精靈村造勢

《藍精靈》為比利時漫畫家Peyo創作,原本打算畢業後做牙醫助手的Peyo因遲到面試而當上插畫師,58年他繪畫的《藍精靈》首次在兒童雜誌登場,並由最初的小配角變成獨立連載故事,80年代中期香港開始播放卡通,除角色譯名地道易記,就連片中主題曲一句「藍精靈,十分勁」也深入民心,屬那一代的集體回憶,97年有電影公司開始磋商洽購電影版權後,至08年終於獲製作權。
為配合稍後舉行的全球首映禮,電影公司特別選了西班牙馬拉加附近的小村Juzcar變做「藍精靈村」(圖),12名工人共用了4,200公升藍色油漆把全村髹成藍色,如同卡通片中精靈所住的藍色冬菇屋,令寂寂無聞的小村莊風頭一時無兩,村民也穿起藍衫白帽白褲化身做精靈一族周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