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川菜有得看兼辣得起,看者,功夫茶藝、二胡演奏與國粹變臉是也;辣者,吸飽豆瓣醬與指天椒汁的鮑魚仔是也。極速變臉好看過《魔法擂台》,正想大嗌:「Magic!」卻發覺失聲,只因味蕾受刺激,舌頭正考慮是否把勁辣鮑魚仔推入喉嚨,我也極速變臉──辣到變臉呀。
記者:徐務研
攝影:陳盛臣
Model:Paris@PureModels
雞肉做豆腐花?
我好辣,一向對四川菜情有獨鍾,聽聞「東來順」請來四川「福臨門」大廚徐建明師傅坐鎮,當然要一試他的正宗四川菜,「四川菜是中國八大菜式之一,着重『百菜百味』,即每道菜用不同配料去調校不同層次的辣,有濃有烈,有酸有麻,也着重『一菜一格』,即擺設造型有非常講究的格式。數最常用的辣椒,其實來來去去也是那三種,指天椒最辣,燈籠椒次之,最後是泡辣椒,製法可以千變萬化,有鮮的、乾的,也會用來煉製辣椒油。」
最辣三椒
事不宜遲,即試師傅手藝,打頭炮有蜀香醬肉,用花椒粉、胡椒粉、四川辣椒粉、甜麪醬及紅醬油等八種四川香料醃五花肉足足兩日,油香豐腴,味道不算太辣,以「風車型」擺法,即切肉成片,一片叠一片圍個同心圓上碟,賣相果然美觀得多。再來有鮮花椒小煎雞,「小煎」者,下較少油是也,除更健康,小煎煮法更能保持肉汁,新鮮雞切粒加紅油煎香,微辣入味,送飯一流。
正吃得興起,誰不知師傅端來一碗豆腐花,我剛開Turbo,用不着那麼快上甜品吧?「其實這豆腐花完全沒有大豆,是用雞肉做的。」甚麼?要不是他一臉認真,我真以為他在搞爛Gag,原來這是四川工藝菜,名為蟲草雞豆花,雞胸肉挑筋刴茸,加水及雞蛋,再慢慢倒進秘製上湯攪拌,最後才加冬蟲草,我試過,口感真的像吃豆腐花,上湯帶鹹香,也隱隱嚐到雞香。
霸王蟹箝肉汁豐腴
驚喜陸續有來,看過凉粉配鮑魚沒有?在我面前就有碗米凉粉燒鮑魚仔,米凉粉是四川特產,用米粉做成,這道菜可是餐牌裏最辣的,配料有指天椒及豆瓣,連師傅也大呼:「辣得我也不大敢吃。」嗜辣者一定要試。再來一道葱椒鴨掌,沒那麼辣,因為用滷水醃過,配葱油及花椒油,味道有點麻,鴨掌細細隻很嫩口。
還未把鴨掌吮個乾淨,忽嗅到麻辣香,原來是蜀香霸王排骨,排骨先用川滷滷好,再炸一下,令表層香脆,再配四川孜然粉、老乾媽及青紅椒上碟。話時話,甚麼是老乾媽?原來是用豆豉和辣椒調配而成的醬汁,由一位大媽發明,因而得名,排骨屬中辣,不會蓋過肉香,讚呀!吃完肉是時候吃海鮮,川椒霸王蟹用香港本地肉蟹,配自製豆瓣油、滷油、乾辣椒和花椒炒香,蟹箝很大隻,一咬肉汁四溢,辣得來很刺激。鮮花椒炒白鱔片,特別在選用野生黑木耳,體積比一般餐廳用的黑木耳小得多,不過更爽脆,白鱔片夠鮮甜,用的是泡辣椒,可能我吃得辣,感覺一點也不辣,味道非常清新。
紅色臉譜代表正義
除美食外,「東來順」還有變臉、功夫茶藝及二胡演奏,這頓飯,當真四川風情滿瀉。森美口頭禪:「魔法擂台,睇到你目瞪口呆。」這次的民族表演同樣令我瞠目結舌,變臉達人鄭勝利率先獻技,只見他戴着紅色面具擺出不同做手,眨眼間臉譜已換成藍色,當真神乎其技。他大有來頭,曾在蘇丹國王等不同國家元首面前表演,「變臉始於清末民初的成都川劇,瞬間變換臉譜是種魔幻藝術,」鄭老師:「每個臉譜都代表一個人物的獨特性格,紅色代表正義,白色代表奸詐,黑色代表勇猛,藍色則代表俠客。」
極速變臉
緊接有李師傅的功夫茶藝表演,其實功夫便功夫,茶藝便茶藝,幹麼要把兩者結合?李師傅:「功夫茶藝起源於川西,那時人看劇時會喝茶,為增加觀賞性,便衍生出功夫茶藝,邊耍功夫邊泡茶。」只見他手執長嘴水壺耍來耍去,利落的姿體動作和型爆Chok樣,看得人拍爛手掌。「壺水100℃,初初練習經常燙到自己,經過長嘴冲出來的水約80℃,是泡綠茶和花茶的最佳溫度,難就難在要預計水要多久才從長嘴冲到出來。」
功夫茶藝
最後,有去年在四川師範大學舉行個人演奏會的楊師傅,「二胡起源於唐朝,音色像人聲,」他說:「奏起來像唱歌一樣,特別惹人共鳴。」聲音果真如泣如訴,聽出耳油。
東來順(27332020)
地址:尖沙嘴東部麼地道69號帝苑酒店B2層
供應期:即日至7月27日
表演時間:每晚兩場7:30pm及8:45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