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 評 - 林夕

視 評 - 林夕

過去常常會與我交換日劇韓劇資訊的朋友,在街頭偶遇,問我最近都看了些什麼劇,我面一紅,怯怯地說,看了部台劇。
朋友當場色變,目光有點複雜,混合了驚訝、鄙夷、惋惜似的。我知道我知道,英美劇比日韓劇高級,台灣偶像劇?他應該在心裏嘀咕着:你甚麼時候墮落到這地步了。
可是也實在懶得解釋,這是為了取經。一天要寫台灣歌詞,一天就得跟這種文化打交道。不解釋,也着實覺得無須要假撇清,看了就看了,為工作需要而看,看的過程也挺輕鬆的,不失為一種無須動腦筋的娛樂。
而我當時臉紅的反應,讓我想起一個文化評論人,以鞭撻普及通俗文化為己任,鞭到興起時,幾乎想把港人面對的問題,都推到通俗文化身上,特別是電視劇。有次此文化人評某港劇,評就評唄,開篇硬是要加個交代:某天無意中打開電視,又無意中轉錯了台,看到某劇,於是才……。
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呢?作為文化評論人,你沒有看過的東西,沒有從頭到尾好好看完的東西,又如何有資格評論?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怪不得我們還有少量影評而沒有視評。很有文化的文化人都不願人家知道他們看過電視劇,很多評論不過只為了顯示自己有文化,而不是在解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