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高層委會 解決醫護短缺

設高層委會 解決醫護短缺

【本報訊】醫護人手配套是推動自願醫保計劃的關鍵之一,政府支持招聘海外醫生之餘,另會成立高層次督導委員會,研究人手問題,及檢討近年經常被批評「黑箱作業」的醫護人士監管組織,如醫務委員會和護士管理局等;政府會檢討私院發牌制度,例如要求申請的醫院須已獲得認證,以確保服務質素。
消息人士透露,政府認同醫管局以有限度註冊形式,招聘海外醫生於本港公立醫院工作,是解決本港醫護人手短缺的方法之一。
該消息人士強調,獲聘者必定為精英,或是本港所缺乏的專才,「部份人唔可以因為自己利益,反對請海外醫生」。

檢討監管醫護組織

政府另會成立高層督導委員會,着手解決醫護人手問題,委員會同時要負責檢討監管醫護專業人士的組織,例如醫務委員會、牙醫管理委員會和護士管理局等,包括研究相關組織的具體運作和權力、有否需要加入更多公眾人士擔任委員,及委員的產生方法等,但組織的作用和理念則無大改動。
營養師和治療師等專業暫未有註冊制度,政府也將研究成立相關制度監管,有需要時會考慮從海外招聘這些人才。
鑑於黃竹坑、大埔、將軍澳和東涌共四幅新私院用地將相繼推出落成,加上私營醫療市場近年發展迅速,政府消息人士認為,是時候檢討私院發牌條件,以防相關法例不合時宜,並提高對病人安全的保障。消息人士舉例,將來或要求申請牌照的醫院須已獲得認可機構認證;政府亦冀於2014至2015年,完成本港所有公、私營醫院的認證,以提升本港醫療服務的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