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暨廢物 - 林夕

垃圾暨廢物 - 林夕

路過街頭,不經意發掘到一個景點,那是個普通不過的垃圾箱,唯恐市民遊客不知道這是個垃圾箱而設的標識文字,卻惹人側目,大有看頭,上書:「垃圾暨廢物收集回收箱」。
首先,那個「暨」字,讓人想起某某場合某某暨某某蒞臨的「暨」。現在這麼一暨,垃圾與廢物的地位層次就高起來了。
我問旁人,垃圾箱跟廢物箱有甚麼分別,那人一臉懵懂一時語塞。再問,垃圾與廢物又怎麼分?那人這次不甘懵下去似的,作覺醒狀:我知道了,垃圾與廢物雖然都是沒用的東西,但有些人着實不是東西,無用到某個程度,也可以稱之為廢物。
我說,此言差矣。一無是處的人我們會感歎一句:廢物;有些可厭可恥之極的人,我們會怒斥一聲:垃圾,與人渣類近。可見其中還是有分別的。廢物比垃圾低級一點,垃圾卻比廢物遺害大一點。
那人再作想通想透狀:廢物是從人的角度看來無用之物,垃圾本身可用可不用,本來有用的在用的,用壞了用完了用歪了用厭了,成為家裏的社會中的負累,就變成垃圾。除了跟其德性有關,垃圾人又似乎比較適合給扔進可循環再用的箱裏,因為畢竟,他原先是有用的,問題是被誰所用,又用到哪裏去。用家眼中的垃圾,在回收場中晾一陣子,經再造一番,還是可以復用,重出江湖復出的。
我問,那你比較恨廢物,還是恨垃圾?那人說,我們光是恨也是無用的,也是一種廢物,要熱愛上街打掃,才有機會掃走垃圾,我們才不算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