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提前於本周六公佈的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據《路透社》綜合28間證券行預測的平均數,預期6月CPI同比升6.3%,創近35個月新高,逼近08年7月水平。
分析指CPI於7至8月將見頂,宏調政策屆時或可寬鬆一點。不過,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指出,中國需要逐步不斷加息,才能改變當前的負利率局面。
瑞銀︰年內料續加息
人行則於本周三加息四分之一厘,為今年以來第三次加息。夏斌認為此次加息25點子仍不夠,他指今年的宏觀經濟,仍需要把控制物價作為主要任務,與其晚加,不如早加,盡早穩定預期。
瑞銀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稱,此次加息在意料之中,但對目前的通脹水平而言,這個幅度有點小。
汪濤又認為,年內繼續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上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其實挺意外的,目前不太可能繼續上調準備金率,因為銀行間流動性太緊張。
美銀美林經濟學家陸挺說,加息後市場反而鬆一口氣,又預期明年內地將加息兩次,每次四分之一厘,屆時內地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將達4%。他又指,今次加息反映6月份內地通脹率或升至6%以上,而加息對實體經濟影響較小,故即使政府開始憂慮下半年經濟增長,仍選擇加息。
取消發佈會 效率增
對於中國統計局突提前公佈6月CPI,澳新銀行中國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認為,中國政府取消每月舉行經濟數據發佈會,是與其他國家看齊,如港府也是每季才會舉行一次發佈會,介紹當季經濟狀況;而每月經濟數據提前2、3天發佈,反映政府的工作效率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