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聽到「富二代」這名詞,覺得十分刺耳,我們的字典不是有好好的「二世祖」麼,廣東話的「太子爺」意思也接近,八十年代香港甚至出現「太子女」的變奏哩,怎麼還要挖空心思另創?後來漸漸習慣了,加上有「官二代」陪伴,蔚為一景,也就全盤接受。我們這些一貧如洗的老百姓,既沒有機會出入上海灘名利場飲酒食飯睇時裝,也缺乏在英美名校開跑車上堂的閱歷,對這些非富則官的黃皮膚後人比較陌生,路上撞到都有眼不認泰山;反而外國的「星二代」更加耳熟能詳,畢彼特安琪蓮娜祖莉伉儷親生的和領養的如數家珍,麥當娜亭亭玉立的露德小姐就像住隔籬的𡃁妹仔,彷彿哈囉喂見過她扮鬼扮馬敲門討糖果。
明記燒臘鋪生產的叉燒,沒理由比普通貨色劣質,時常在報紙讀到關於他們的負面新聞,恐怕是受了父母盛名所累─萬萬不敢跳到「上樑不正下樑歪」的結論,以免被斥歧視戲子。然而這幾天阿倫狄龍十七歲小兒子因「手槍走火」上了新聞版,勢利的資深粉絲很難制止自己想起他那個叫安東尼的大兒子,十八歲那年曾經被控非法擁有手槍和偷竊汽車琅璫入獄,而他自己六十年代末則牽涉進近身保鏢的謀殺案─此事是法國影壇和政壇最多汁的大八卦之一,因為燒到尚未成為機場的龐比度總統那一叠,迄今真相不明。論淒慘,狄龍先生當然輸馬龍白蘭度一個馬場:他的寶貝兒子槍殺妹妹的男友罪成收監,周身兒女債的影帝上庭求情,被控方指責做戲咁做,令他更痛心的是,女兒在案發五年後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