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焯均報道】市民有病要靠公立醫院,擠逼兼排期長,行政會議拍板推出一項全新醫療計劃,名為自願醫療保險計劃,市民按年齡遞增每日付4至15元保費,就可選擇入住最少4間將開辦的新建私家醫院和做手術。為推行計劃草擬的法案明年底提交立法會審議,包括要參加計劃的保險公司及私家醫院明碼實價,提供最基本賠償額及推出套餐式醫療收費。
引中產流向私家服務
保險公司現提供的醫療保險,由保費、私家醫生以至醫院收費均沒有任何監管,導致醫療保險條款對投保市民保障不足,普遍有「兩不一高」的問題,包括年長不保、曾患的疾病不保,保費又偏高。現時投保個人醫療保險的保單約有160萬份,但全港入院及做手術的個案,九成集中在公立醫院。政府過去20年三次提出減輕公院負擔的醫療融資諮詢,均在激烈爭議中難產。
行政會議日前通過食物及衞生局提交的終極方案,決定推行自願醫保計劃和計劃內容,希望藉此吸引中產市民流向私家醫療服務,但政府同時承諾繼續增加公立醫院的醫療開支。食衞局去年進行自願醫保計劃方案第二階段諮詢,獲公眾和醫護界支持。食衞局下周將公佈諮詢結果和行政會議的決定,該局隨即展開規管自願醫保計劃的法案草擬和計劃細節,預計明年底至2013年初向立法會提交法案,若順利獲立法會通過法例,可望2015年實施。
未來兩年政府為制訂計劃細節要展開兩項大型研究,包括私家醫療服務增加而帶來的醫護人力策略檢討,其中專科醫生短缺較嚴重,但培訓一名醫科本科生要6年,進而培訓成為專科醫生要再多6年,在遠水不能救近火下,政府需要研究引入在外國畢業的港人專科醫生。自從九七回歸後,英聯邦醫生不能自動在港獲得認可,但不少港人在英國和加拿大等地讀醫,希望本港醫務委員會考慮放寬這批符合水平的醫生回流。
首訂私院套餐式收費
同時,政府要對參加自願醫保計劃的保險公司和私家醫療機構,研究立法制訂最低賠款額、監管服務水平等細節。保險公司及私家醫院的收費和保單資料,必須具透明度。食衞局又首訂私院套餐式收費,該局將於年底招標4幅新私家醫院用地,規定中標醫院最少3成病床要是套餐式收費。該局去年曾為4幅用地邀請有興趣醫療機構表達意向,結果30間機構表示有意投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