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計時收費 首8分鐘$750

名醫計時收費 首8分鐘$750

【記者鄧秋英報道】「750蚊包8分鐘,之後每分鐘收50蚊。」上述價目並非手機通話收費,而是耳鼻喉科名醫鄧文圻計算診金的方法。有病人在接受診治後才知診金斷分鐘計算。記者放蛇到其診所查問診金,職員坦言收費確「冇得預」,做法涉違醫生專業守則中,醫生須因應病人要求,在提供服務前透露所需費用的規定。

睇病後才知診金總額

鄧文圻醫生在中環及佐敦開設診所,讀者張小姐早前到中環診所求診,「我以前睇過,今次職員話診金由550至750蚊,唔包藥費」。惟看診後她被徵收診金1,150元,追問下職員指診金以分鐘計算。「佢話首8分鐘收750蚊,之後就逐分鐘收50蚊,我睇咗16分鐘,但事前冇講過咁計,收據都冇寫,幾時開始計時又唔知,好有問題」。
張小姐事後與丈夫再到診所理論,最終獲退回「逾時」後8分鐘的診金費400元。記者曾到鄧文圻中環診所了解,登記處張貼的告示列出診金「750元起」,再向女職員查問收費時,她說:「醫生用分鐘計,講得耐收多啲,冇得預幾多錢o架!」記者追問為何告示沒寫清楚,她指着告示反駁:「睇唔睇到最尾嗰句『詳情請向護士查詢』?」本報曾聯絡鄧文圻醫生,至截稿仍未接獲回覆。
醫務委員會表示,本港目前分別有12,632名註冊普通科醫生及5,108名註冊專科醫生。《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規定,醫生須因應病人的要求向其透露診金的費用,並在醫務所展示告示,讓病人在接受治療前知悉收費價目。
醫學會會長蔡堅坦言,從未聽聞有醫生以分鐘計診金,惟現時該會並無訂定診金收費標準,他認為醫生有責任確保病人在接受診治時,清楚知道診金詳情,避免爭拗。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副主席張德喜狠批,以分鐘計的診金收費方式不可接受,建議病人向醫委會投訴,調查是否涉違規,「如醫委會接受醫生咁做,咁要畀指引業界必須詳列點計」。
記者曾致電多間專科醫生醫務所查詢診金收費,包括耳鼻喉科、兒科、婦產科、風濕病科及精神科,僅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會以時間計算收費,新症約45分鐘收費1,500元。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表示,有聽過個別精神科醫生以時間計算診金,「傾過咗時間,醫生最多酌量收多啲診金,但唔會按分鐘計」。他認為「斷分鐘計」會令病人感覺醫生「好計較」,影響病人對醫生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