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裁定中國限制原料出口違規中西稀土爭拗趨激烈

世貿裁定中國限制原料出口違規
中西稀土爭拗趨激烈

【本報訊】世界貿易組織(WTO)周二裁定中國9種原材料出口限制違規,指中國出口配額令本土製造商獲不公平競爭優勢;中國商務部對裁決表示遺憾及可能上訴。分析指,裁決將令全球製造業成本下降,鋁材、鋼鐵及化工業最受惠,惟事件為歐美申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鋪路,令稀土爭拗更激烈。 記者:陳韻妍

歐盟、美國及墨西哥聯手投訴中國控制原材料出口配額,世貿經過18個月調查後,裁定中國的出口關稅不符合當初加入世貿時的承諾,該國對部份原材料實施的出口配額亦不符合組織規定,中國亦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出口管制是與原材料生產和消耗管制一同進行,以達至保護資源的目的。

商務部暗示將提上訴

面對世貿指控,中國商務部反駁,稱近年來對高污染、高能耗及消耗資源性產品加強了管理措施雖對使用者有一定影響,但有利促進資源類產業健康發展,中方正評估裁決報告,並將做好此案的後續工作,意味中方可能提出上訴。
分析員認為,是次裁決將令中國被迫放寬原材料出口配額,增加原材料供應,對倚賴成本的鋁材、鋼鐵及化工業最有利,因可令原材料成本大降,惟長遠贏家將是西方的高科技企業。
今次世貿裁定中國非法限制原材料出口,市場指只是「前奏」,「重頭戲」才剛揭幕。去年底中國突減稀土出口配額,惹來國際間議論,歐美日等國指控中國採取不公平貿易,今次中國在原材料案敗訴,將大大增強歐盟在稀土問題上提出申訴的有利地位。

分析料稀土價難大跌

歐盟貿易專員坦言,世貿向國際傳遞強烈訊息,就是絕不容許有國家作出不公平出口限制,中國應保證稀土貿易公平及自由。眼見歐美咄咄相逼,商務部副部長鍾山昨強調,「出口是稀土行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商務部將依據相關法規及世貿規則,繼續完善稀土出口管理和監督檢查。
現時中國稀土出口量佔全球逾90%,儘管西方國家近日為保證供應紛勘探新稀土資源,但由勘探至開採仍須一段時間,故稀土紛爭短期難解決。海通國際證券中國業務部主管潘鐵珊同意,稀土在全球工業市場佔很大份額,需求很大,即使歐美將稀土爭拗搬上國際舞台,也不會對稀土價格構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