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評山下:美國經濟 半死不活 - 黃元山

貸評山下:美國經濟 半死不活 - 黃元山

這個禮拜,有多個美國傳媒報道,現任財長蓋特納快會離職,而任內最後一項任務,就是完成調高美國債務上限的工作。直到現在,蓋特納仍沒出來否認報道,看來離職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比較正面的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不是那麼差,無論是整體信貸和GDP增長,今年都會達到2%至3%的水平。
如果我們細看一點,就會發現雖然美國的消費信貸(除房貸外)有所增長,但房貸在收縮,房價仍然在下跌,消費者不能再透過房貸拿錢消費。而且,美國政府各種各樣的救市政策,是希望把萎縮了的私人信貸市場,轉到政府手中,透過政府政策,去增加信貸,從而刺激經濟。政府的借貸和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不斷擴張,經濟增長卻仍乏善可陳。
有人稱美國的經濟是「muddle-through」,就是半死不活的經濟增長,看上去不會雙底衰退,卻缺乏動力,我取其諧音叫「勿倒經濟」,因為美國經濟事實上已經變成「toobigtofail」。

低學歷族失業率高

美國「勿倒經濟」中,最敏感的政治議題,當然是失業率,但不是一般人注意到的9%整體失業率,更重要的是分配不均:大學畢業的失業率只有4%,回到歷史水平,但低學歷人士失業率卻接近15%,徘徊在歷史高位,這批人不但失業率高,失業時間也越來越長。
我認為,以蓋特納為首的美國經濟政策,在經濟海嘯期間多數是無可厚非,包括眾人非議的拯救AIG的資金用途等,因為當時是危急情況,整個經濟金融體系像是一個急性心臟病發的病人,當然要盡一切手段去救;問題是,過了危險期後,蓋特納的一系列政策沒有針對性的讓經濟重拾上升的動力,教人十分失望。
黃元山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兼任講師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