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編輯先生轉來「一讀者」對拙作〈曲諫?軟勸?〉的回應:
「陸離小姐:希望妳對中國歷史多點認識,尤其是中共歷史,不要學什麼向前看等廢話,有利用價值就叫孔子,無利用價值就叫孔老二,有着數就話外國(洋人、英帝美帝)先例,無着數就話中國特色。例如內地髮廊不是真的理髮,實際是賣淫的地方。這就是中國特色啦。回去看看吧!又話國家有三萬幾億外匯,點解咁多十多歲少女要做『雞』過活呢?其實妳都自知原因。」
我暫時借用「城市論壇」和電台「烽煙」的形式,偶一為之,維護「熱心者」的發言權利。同時簡覆:
(1)拙作〈曲諫?軟勸?〉全文並無「向前看」三字。請明察。──不明白為何你會說「不要學什麼向前看等廢話」?
(2)〈曲諫?軟勸?〉曾兩次重複說:「中共曾經患過極嚴重精神病,至今尚未完全痊癒,隨時有可能復發。」──我認為我說得已經足夠清楚。你是不是看得太快,看漏了呢?
(3)謝謝你提醒我要多點認識中國歷史,尤其是中共歷史。我其實自知記性不好,因此我不但是「開放月刊」的長期讀者,金鐘先生出版於1999年的《共產中國五十年》更是我桌面參考書之一。順告:針對我的弱點,我在「新亞書院」誠心修讀的就是文史哲,還好有幸有緣參與過「牟宗三先生紀錄片」。我最難忘的「勞心勞力差使」是:曾奉命為《明報月刊》記錄「文化大革命研討會」,非常之辛苦,因為不能用錄音機,幾個鐘頭下來,速記再整理,複審再謄正,嘩哎!所以請容辯白:我對中共歷史都略懂皮毛,略知一二。慚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