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黨九十週年紀念,好長一段日子老百姓文化藝術活動沒什麼其他選擇,都是「主旋律」,紅歌紅劇紅人紅詞……於是重見不少特定時代的「潮語」。
有人罵人「二流子」,咦?二流不是勝於三流嗎?更遠勝下九流。但所謂「二流子」,即北方農村一些好吃懶做,不務正業,對社會一點貢獻也欠奉的小人物,無人記得也無人提起。在中國,這種人於鄉鎮中生生不息,充斥整個小農社會,一旦遇上土改、反霸權、搶田地、搞鬥爭、為黨賣力等農村政治運動,他們往往脫穎而出,成為勇敢出頭份子。但人算不如天算,看看這回替補機制惡法硬銷的「政治運動」中,不是有很多聽命政客懾於遊行群眾力量,垂頭喪氣夾着尾巴溜掉嗎?急轉彎或急轉軚,二流子就是二流子。
又見「二道販子」,原是個貶詞,國家仇富抑商憎人富貴讚人貧的年代,對所有中間人小商販十分反感─不過這些二道販子今時今日才主導經濟還揚名立萬,他們是地產仲介人、經理(紀)人、廣告公司、媽媽生、爸爸生、推銷員(包括政客)、拐子佬……盤滿缽滿的淫媒,不費吹灰之力便竟撮合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