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打油詩背數學算式四小學教師新招奪卓越教學獎

用打油詩背數學算式
四小學教師新招奪卓越教學獎

【本報訊】數學科要背很多算式,對小學生而言,可能是一件非常沉悶的事。不過,四名小學教師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處理應用數學題,並將數學概念,製作了一首首「打油詩」,讓學生們開心唱歌時,能默默記下抽象沉悶的概念。這些方法不但能幫助學生學習數學,亦為教師們贏得今屆「數學教育學習領域」的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記者:霍聚欣

四名任教曾梅千禧學校的教師陳兆東、徐淑芬、溫雲光和鍾桂玲,05年在一次數學遊戲中,在應用題目加入一些陷阱,故意將必須的計算條件刪去,讓學生不能計算答案,發現學生只會盲目使用算式計算,並不會思考題目有沒有錯誤。四名教師於是設計出一套「應用題校本課程」。
課程分為小一至小三和小四至小六兩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學生會先學習理解「ABX」,「ABX」分別是指條件、問句和多餘條件。徐淑芬表示,應用數學題的基本結構,是有兩個條件和問句才能計算,故學生明白其結構,便能漸漸學懂判斷題目的對與錯。
在第二階段,學生會進一步學習思考「JQK」,「JQK」分別是指可以計算、缺乏條件及條件和問題不配。學生除要指出題目能否計算,亦要運用想像和創造力去修正題目,令題目變為可以計算

「溫習就等於唱歌」

徐淑芬稱,他們也會將不同數學概念製作為「打油詩」,再配合音樂和動作,讓學生以唱歌形式輕鬆記下這些概念,「同學不但會喺上堂時唱,就算轉堂佢哋都會主動唱;家溫習就等於唱歌,因為啲概念就喺歌裏面」。
其中一首教導立體圖形的打油詩︰「辨認立體我最精,柱體底面均相同,頂尖底平是錐體,球體曲面滾動易。」
另外,「德育及公民教育獎」由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的三名教師奪得。他們透過「體驗式學習」,使學生從角色扮演等活動中培養正面積極的價值觀。在「特殊教育(特殊學校)」方面,由匡智翠林晨崗學校的五名教師獲得,他們推行「個別學習計劃」,以一對一輔導教學,幫助他們成長。

獲獎的四名教師溫雲光(左起)、陳兆東、徐淑芬和鍾桂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