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考評局公佈今年教師語文基準試評核報告,應考生的語文水平繼續受到批評。有「死亡之卷」之稱的英文寫作卷,考評局指考生頻頻犯上低級文法錯誤,令文句意思令人混淆;至於普通話科,亦因考生未能掌握拼音,結果鬧出連串笑話,如誤認「幽默」為「妖魔」,「嬌嫩」當成「膠囊」。
每年基準試的應考生主要是應屆教育學系準畢業生。考評局在今年的評核報告中指出,考生詞彙貧乏以及拼音混淆,是普通話科考生的「死因」。報告指出,考生在根據拼音寫漢字的部份,經常無法寫出「紐帶」、「剎車」、「嬌嫩」等詞語,錯寫成「扭帶」、「刷車」及「膠囊」;同時又因拼音混淆,誤將「幽默」寫成「妖魔」、「詼諧」寫成「揮灑」。
報告又批評,考生在言語表達亦未達要求,時有中英夾雜情況,語句出現「OK」、「Sorry」等口頭禪,又或出現「好啦」、「唔緊要」、「再試一次啦吓」等粵式詞語。部份考生對於普通話的口語說法亦不夠熟悉,誤以為「收工」、「自己人」、「閒錢」等詞是不合規範。
頻犯低級文法錯誤
至於英文基準試方面,卷二寫作一直被視為「死亡之卷」,今年及格率只有37%。報告批評,考生在寫作卷中竟犯上低級文法錯誤,如在「people」後錯用「is」,甚至為「people」加上眾數「s」,寫成「peoples」;又有部份考生串錯「uncertainty」、「participle」等字。英語口試同樣為「重災區」,報告批評考生部份詞彙的發音不準,經常未有發出一般的「-ed」音,朗讀文章亦似「逐個字」讀出,缺乏連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