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苦讀 終獲九華賞識

劏房苦讀 終獲九華賞識

【本報訊】以基層學生為主的鮮魚行學校,今年有七名學生獲派英文中學,將入讀九龍華仁書院的陳裕寶便是其一。阿寶的家庭「極基層」,曾住劏房六年,兩年前才得上樓,阿寶在狹小的家居埋頭苦讀,小三起考試已名列三甲,贏取不少獎學金,幫補家計。
阿寶4歲時和母親從清遠來港和父親團聚,現時一家靠母親在賓館執房,賺取每月數千元薪金過活。年過六旬的父親現時失業,卻一直有回校做義工,為學生送麪包,也因此見證歷年很多學生派位不理想,所以自阿寶小三起便提醒他要勤力讀書,教他「要學校搵你,唔係你搵學校」的道理。

母讚自覺讀書

未搬上牛頭角公屋前,他們一直居於大角嘴一間100餘呎的劏房,一家三口同睡六呎大床。來港至今最豪也只吃過兩次牛扒。儘管處身蝸居,阿寶仍屢獲優異成績,自小三起每年均名列三甲,贏取不少學校設立的獎學金──超市禮券,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
中一派位昨日放榜,阿寶接到派位證時,擰一擰頭、眨一眨眼,笑了出來,原來獲派九龍華仁書院。在班房門口苦候的媽媽忍不住埋怨說:「做咩望都唔望吓我。」之後一家三口圍着這張得來不易的派位證看了又看。
阿寶指平日做完功課會看電視和打機,但懂自我節制,「打得機多都會悶,讀書最重要」。陳太讚兒子很自覺,讀書不用催促,有一次他發燒請病假,到中午退燒後,即主動提出要上學。陳太為了讓兒子學畫畫和羽毛球,節衣縮食。陳爸爸昨聲言「一次都未讚過佢」,「只可以擺喺心度」。
校長梁紀昌表示,阿寶透過自行派位報讀九華,他雖為阿寶撰寫了推薦信,相信是阿寶優異表現,獲九華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