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高考放榜後讓我最感觸、最上心的不是狀元奮鬥的故事,而是一個沉默無言的片段,是一群小伙子默然離去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放榜那天早上,一班滿懷憧憬又有點患得患失的小伙子早早回到學校,等待領取那張比A4紙還小一點的成績通知單。對小伙子來說,領公開試成績通知單算是有點經驗,兩年前中學會考已拿過一次,還急不及待向父母報喜,跟朋友分享好消息,再七嘴八舌的與同學商量如何慶祝。
可惜,不通氣的胖子校長老是選擇在這些時候訓話,喋喋不休的說甚麼一次考試成績不決定一切,除了升大學還有其他出路,不管成績好壞都跟學校保持聯繫之類,教一眾小伙子既不耐煩,又心急如焚,只想他早點訓完話,早點派成績單。
終於比平日漫長得多的十分鐘訓話過去了,小伙子終於可以回班房,等待老師逐一派發成績單。踏進班房,已有幾位任教不同科的老師嚴陣以待,準備好與小伙子做輔導。大家看老師一臉凝重的樣子,以為是故作嚴肅,都不以為意。
只是大家都錯了!
開始逐一唸名字。一個接一個的走到班主任前拿成績單,四個、五個、六個拿到單子後沒有預期的興奮,沒有想像中的微笑,都是眉頭緊皺,神色有點錯愕,有點難以置信,每一個人都緊閉嘴唇,不想發出任何聲響,不想惹任何人注意,更沒有人四出問旁邊同學的成績。整個課室陷入了令人透不過氣的低沉與死寂。
好不容易所有小伙子都拿到成績單,可大家都沒有滿懷希望的走到老師面前問如何選科,都沒有急急拿出手提電話報喜,也沒有相約到甚麼地方吃「放題」慶祝;只是靜靜的,一個個垂下頭走出班房,離開學校。
聽說,有些小伙子到晚上終於恢復過來,在facebook呻成績比想像中差,恐怕進不了大學;有一些則繼續沉默,把自己收起來,誰的訊息也不回覆。
想到這些垂頭沉默的小伙子,心仍然有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