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做事一板一眼,不會轉彎,我們到岡山吃桃,都不能自己從樹上採下,因為日本桃農相信:水蜜桃要在天沒亮時摘,才最好吃,等到太陽上昇,桃裏的水份一蒸發,就沒那麼完美。
收穫的果實,放入冰箱,涼它一涼,等到客人來園子的時候才拿出來,一箱箱地,在涼亭之中,讓大家品嚐,是通常的做法。
「在這裏,可以讓人見到就採嗎?」
「行。」園主說:「另外放黎明時摘的在雪櫃,要怎麼吃都可以。」
果然是韓國人,想法靈通得多。再問:「天氣那麼熱,在這曠野中不怕曬?」
「行。」他又回答:「我替你們搭一個大營帳,還有流動洗手設施。」
「什麼都說行?」我笑着問。
「這是政府資助的實驗果場,我們務必做到最好,才對得起國家。」他理所當然地說。終於放了一百個心。我又想到另一個新增節目:「你們這裏人參那麼多,到時拔一些新鮮的,切了片,沾蜜糖讓大家吃吧。」
「行。」他又笑着點頭。
以往在韓國吃到的水蜜桃,水準頗高,記得數十年前,第一次從日本九州踏足韓國,也是蜜桃成熟時。在釜山下船,乘火車,每一站都停留遊覽,一路旅行到當年的漢城。一晚住鄉下小旅館,拿了日幣兩千圓,請侍女替我買些桃子回來吃。
一看,是兩大箱,最少有二十四個,吃不完,送給那位雙頰粉紅,似個桃子的小侍女。她瞪大了眼睛,連聲道謝,說一生人還沒吃過,只要了一粒,拿回去孝敬父母,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