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Like1:重溫超八電影夢 用康熙碗食飯

爆Like1:重溫超八電影夢 用康熙碗食飯

現今世代,人人一機在手,拍乜影乜記乜全賴手上電子產物,輕輕鬆鬆按下按鈕,就將自己人生高低起跌大事小事放任記下,內裏記憶體之大令大家無後顧之憂,狂拍怒影都不成問題。鏡頭轉至七十年代,數碼還屬遙想,要將眼前重要事記低,當時的超八(super8)幫了人們一把,還成就了他們的電影夢。

記者︰吳美美
攝影︰伍慶泉、楊錦文、陳陶鈞、林栢鈞、譚盈傑
Model︰Tiffany@Starzpeople

章國明:放部超八喺袋隨時拍

■《S8驚世檔案》中幾個年輕人在火車站用S8拍電影,點知遇着離奇大爆炸。

「嗰陣時我隨時放部超八喺袋,隨時拍o架!」當聽到有人說這句話時,還以為所講的超八是iPhone。
實際上,超八是一部行菲林的攝錄機,所用的菲林僅限於3分20秒之內,當時人們對菲林是熱切愛惜,重視它的矜貴度,不過說白一點,還不是大家都窮窮地,要將就將就,想不斷地拍的話,就注定餐餐菠蘿包。
談到超八,不找前輩章國明先生的話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作為上一代「超八達人」的他,在拍攝人人讚好的《點指兵兵》、《邊緣人》等電影時,亦於1972年以八米厘拍攝有《不速之嚇》feel的《異世之所》,前前後後無間斷地以超八做實驗拍電影,「嗰陣時每個星期日,朋友都去晒旅行,我就成日群埋一班朋友諗古仔或唔諗就走去拍八米厘,不過都係慳住拍,記得當時一餅帶要十八個半。」當時他在麗的做導演是八百幾蚊一個月。
順帶一提,開首那句說話就是他說的。

■曾經日日袋住部超八,加加埋埋啲片唔知有幾長。

■橙色是ALFA、黑與黃是柯達、綠色是富士,甚麼牌子的帶都玩過晒。

■呢批八米厘電影,就似家陣嘅電影上畫後出DVD一樣,不過因長度問題不能足本。

■八米厘菲林格數真係細得可憐,難為以前嘅剪片師。

■睇清楚,呢餅帶都是行Single-8。

拍完好似開獎咁

章國明邀我們到家中作客,經常笑意盈盈的他,拿着PS3控制器,播放過往自己以超八拍下的片段,如在麗的年代工作時的幕後花絮,着實做到了超八當時存在的意義,就是能讓人們當下記錄身邊事。現時買部iPhone都要幾千銀,何況倒帶幾十年前的超八機,千幾蚊是必需,不過章國明是幸運的,因他第一部超八是免費的,「因為姐夫做廠時有部機叫Hanimex,只是手掌咁大,光圈有幾個俾你選擇,你又唔會見到影出嚟嘅效果係點,要靠估,例如你見到家咁嘅天氣(當日黃色暴雨警告生效中),要自己估用邊個,最大都是5.6。所以,以前拍完之後都覺得係開獎咁,意思係你拍呢齣戲唔知道得唔得,冲好啦,就開獎,呀!得喎,就好開心,呀!唔得喎,就下次拍得好啲。」二十一世紀數碼年代,仲使乜唱呢支歌仔,唔得呀?DeletePlease!

■章國明可以說是香港玩超八的第一代先鋒。

16歲狂得犀利

隨手即興攝下面前事,除了成為習慣,還會變成興趣,繼而成就個人事業。章國明的電影事業就是由八米厘引發,「我不知道是我代表八米厘,還是八米厘代表我,我就是由八米厘開始玩電影,當時我是日玩夜玩,狂得好犀利,有啲會好即興,有啲有計劃,又會拍MTV,甚至animation都會拍,即係一格格咁畫公仔。」16歲開始影八米厘,他強調當時覺得自己變咗另一個人,是變得好厲害,因為身邊的大人們都突然對這個拍八米厘兼自製投射大螢幕的「o靚仔」另眼相看,嘩嘩聲之餘,態度更180°轉變,由指住佢個鼻講嘢,變成走過嚟指住自己個鼻講,「俾我做主角得唔得呀?」八米厘帶給章國明的不止是加強走入電影世界的決心,還有其後成為導演所需的自信。

■章國明的十六米厘。

佢係我嘅古董

怎樣說好呢?每個人應該都有些事與物見證自己的過去,現時八米厘在章國明眼中是甚麼呢?「它現在的責任唔係影嘢,而係用來講佢嘅歷史,仲有就係話俾人聽,佢係我嘅古董,因為對我來說它的成本效益太低,貪得意都仲可以,但真係似玩古董,即是好似用康熙嘅碗嚟食飯。」這樣的比喻實在貼切。
有否發現,用超八拍片或以之融入電影MV中的風氣漸成,章國明又怎樣看待新生代們「用康熙碗嚟食飯」的情況呢?「可能佢哋之前未玩過八米厘,就覺得八米厘好特別,我就唔係,我係玩個唔停,好似家屋企呢一大堆都是我嘅八米厘片,影到自己知道八米厘的好處同唔好處。講實用性,家嘅數碼真係正好多好多,就算拎個康熙碗嚟食飯,你唔會拎嚟日日食,係會有次成班朋友,嗱,呢個碗就係康熙年代嘅碗,大家好好哋慢慢食,食嘅時候小心啲唔好打爛個碗,好麻煩,家就是但拎個碗出嚟,食完就丟咗佢,開心吓就得啦,即係八米厘實用性唔強,但情緒上會覺得呢樣嘢好特別。」
康熙與八米厘原來都扯得埋,電影人的想像空間真係好闊,好闊。

■章國明電影作品《點指兵兵》。

黃國兆:不是HomeMovie咁簡單

與章國明同年代,都有玩八米厘的,還有資深影評人黃國兆先生,他用八米厘所攝製的《學生日誌》,講述一位中五學生準備會考時的情況,現收藏於香港電影資料館之中。
黃國兆將當時拍超八的人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批就是用這個媒介表達某啲事情;第二批就真係鍾意超八,想拍啲古仔,甚至模仿商業電影;第三批就是搞實驗性,未必用來講古仔,但可能會在菲林上畫公仔。而他就是想用超八創作,講一啲事情,並不是純粹用來拍遊記等等homemovie咁簡單。

■在黃國兆眼中,《S8驚世檔案》中的細路,拍片裝備太過充足啦。

■超八就好似俗語所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感覺,它的存在就是隨時提醒你忘記了的東西。日本《大人之科學》都曾經推出能手動播放超八片的projector,滿足數碼一代人的懷舊熱。

夾份買機搞實驗

可能大家會將「拎八米厘拍實驗電影」的事情想得太簡單,過去與現在的差距太大了,「一部機走天涯」這話兒,只有現在才能實現。所以,黃國兆就與三位朋友夾手夾腳利用超八拍電影,做實驗,你負責拍攝時,我就負責做演員,還有買腳架、收音,最緊要夾份買部超八。黃國兆還想起當時拍《學生日誌》,利用超八做到了當時香港未有人嘗試過的凝鏡效果,「我哋之中有一位對於拍攝好發燒,佢將超八一個好細微的菲林格抽咗出嚟,再用色盲片抽咗出嚟變成底片,再放大成一張相,之後我哋就翻拍呢一張相,而造成一個類似凝鏡嘅效果。」家陣一部電腦就搞掂晒,仲需像從前般想太多嗎?拍過的就知當時難度高,所以,當講起《S8驚世檔案》時,黃國兆就覺得裏面內容有點作大,「真係有啲誇張,嗰個年代小朋友拍超八邊會又收音又腳架全部齊晒,同年代喎,雖然佢哋係美國人,我諗嗰陣時章國明拍超八都無咁犀利啦!」
都說超八的產生是想將之打入尋常百姓家,就是能隨時拍下值得紀念或有趣的事情,黃國兆亦在到外地留學時讓超八跟身,諗住一機傍身有點氣勢,點知……「訪問之前我諗嚟諗去,部超八究竟去咗邊,其他舊相機例如風琴式相機我都想珍而重之留喺度,家先省起原來我喺法國讀電影時,初初我仲有部機喺度,嗰陣我仲做緊個實驗,就係將部機打橫拍,因為想將啲片變直度,希望做到國畫效果,但應該讀到第二年時就俾人偷咗。」真係欷歔,須知一部超八價值對當時後生仔嚟講唔係平,唔見咗,唔可以好似家咁隨時分期買過部。

■黃國兆拎以前啲帶出嚟,單係個盒都靚過人!

■從前專講獨立電影的刊物,都是七八十年代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