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曾經振振有詞指去年五區補選投票率創新低,毋須進行公眾諮詢,因為民意已很清楚要堵塞議員辭職再選的漏洞。不過,22萬人在7.1向替補惡法說「不」後,政府終於「跪低」之餘,以往在記者會上意氣風發的林瑞麟,昨日也少了平時舌戰泛民議員的氣焰,全程沉默不語,表現頹喪。
林瑞麟於本年5月17日提出替補機制取締立法會補選,並揚言要趕及年底區議會選舉前完成修例,故有必要在本立法年度結束前進行表決,妄想兩個月內三讀通過法例。
不過,先有泛民議員表明不願「同流合污」憤而拉隊退出法案委員會,大律師公會及律師會又多次發表聲明指修例違憲,63名來自各大專院校的學者,更聯署反對政府以替補機制代替補選,惟林瑞麟仍然企硬,不肯作出任何退讓。
直到7.1遊行前夕,林瑞麟才第一次打倒自己,推出詐降的修訂方案,建議議席出缺後由同一名單候選人補上,甚至拉律政司司長黃仁龍作「擋箭牌」,力證修訂合法合憲,可是最終換來22萬人7.1上街怒吼撤回惡法,以及要求林瑞麟下台。
避談辭職謝罪
面對民意怒火,林瑞麟昨天原本向審議替補機制的法案委員會,商討政府修訂建議,但林在會上的態度已不如當初推銷惡法時的強硬,更露口風說會將建制派的關注向特首曾蔭權反映,為政府讓步鋪路。
到下午林瑞麟出席政府公佈押後表決的記者會時,全程不語,表現頹喪。不過避得一時,避不到一世,他昨傍晚再次會見傳媒交代在台灣設立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時,被在場記者追問會否為在替補一役上出現「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而考慮辭職謝罪,他未有正面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