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7.1大批市民上街促請政府復建居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在立法會交代置安心計劃進展時,暗示置安心及居屋可以並存,又指住屋「多元化不成問題」,一改拒絕復建居屋的態度。工聯會建議當局每年興建約4,500至6,000個居屋單位。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天討論置安心計劃進度,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重申,資助房屋非調控樓市的工具,也不是壓抑樓價的措施。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在會上表示,如果政府復建居屋,市民寧願買居屋,質疑置安心計劃的存在價值將會大大降低,要求將置安心的五幅土地,改為興建居屋。鄭汝樺強調,已吸納社會意見,正研究「優化版」的置安心計劃,如將單位改為「可租可買」、提早釐訂購買單位的定價等。
「提供多些置業機會」
馮檢基向鄭汝樺提問置安心和居屋能否並存,她一改以往居屋並非有效壓抑樓價措施等說法,暗示置安心和居屋可並存:「(住屋)多元化不成問題,置安心計劃有彈性,不會有轉售限制……提供多些可負擔、有選擇嘅置業機會。」
此外,工聯會昨天發表房屋政策研究報告,建議由房委會主導復建居屋、分別調高白表申請人的入息和資產限額至3萬元和70萬元;綠、白表申請人比例應設在6:4。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和多名成員昨約見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建議政府每年興建約1.2萬個、500呎的限呎盤單位,供首次置業的港人購買。田北俊認為,當局可先在工廠大廈用地試行限呎盤,包括荃灣前大窩口工廠大廈、元朗東頭宏業西街兩幅限呎盤等。發展局發言人回應指已聆聽到有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