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猩紅熱大爆發後,水痘疫情也直線上升,為嚴重猩紅熱個案響起警號。雖然只有少於0.1%水痘個案同時感染猩紅熱,但專家指水痘傷口感染甲型鏈球菌引致的猩紅熱,病情較嚴重,早前感染猩紅熱死亡的男童就同時患有水痘,憂慮現時水痘及猩紅熱盛行,隨時再出現嚴重或死亡個案。食物及衞生局則估計,猩紅熱最快要持續至9月才有望減少。
患水痘每周急升五成
衞生防護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水痘個案有所增加,由6月11日的一周280宗,升至次一周的390宗,其後一周再升至433宗,最新截至7月2日的一星期,則有439宗,即一個月內的每周個案急升逾五成。發言人稱,有六宗水痘個案即少於0.1%同時感染猩紅熱,呼籲市民採取預防措施。
同期猩紅熱疫情持續,由7月1日至昨午共新增65宗個案,令今年累積個案增至737宗,再多一間幼稚園爆發猩紅熱,4名學童受感染。食衞局局長周一嶽昨首次就猩紅熱爆發到幼稚園了解學校應對措施,他表示,由於猩紅熱病菌經過基因轉變,傳染期較一般傳染病長,估計傳染期可達4至5個月,由5月高峯期開始計算,估計最快要持續至9月才有望減少。
他重申本港猩紅熱個案數字高企,由於今次猩紅熱病菌受基因轉變影響致傳染性較高,爆發僅半年已達過去每年平均數字的三倍。但他強調現時病菌能受抗生素控制,只要及早求醫,康復機會相當大。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出,由水痘併發的猩紅熱個案,病情會較一般猩紅熱感染嚴重,今年六個猩紅熱同時感染水痘個案中,就有一人死亡。他表示,本港僅30%幼童有接種水痘疫苗,預料水痘個案將持續上升,促港府把握時間為全港幼童免費接種水痘疫苗,「唔係就會眼白白,睇住死亡個案再出現」。